惠普 硅谷,惠普线下门店

admin 电脑硬件 5

惠普是怎么发家的

惠普(HP)公司是两个大学生休利特和帕卡德几乎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办的。他们的第一个产品来源于休利特的毕业论文,并且以自已的智慧和丰富的市场洞察力迅速打开了局面。如今,惠普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其业务已触及到各个领域。一、大学时代启动的创业梦想

惠普 硅谷,惠普线下门店-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1931年,期坦福大学的两个大二学生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因为同是大学足球队的候补球员而结为朋友。大学的最后一年,在享有“硅谷教父”之称的著名无线电工程学教授弗雷德.特曼的鼓励下,他们和另两个同学曾一起拟定了一份毕业后自已创业的试验性计划。1934年毕业后,帕卡德受雇于纽约州斯克内克内克塔迪的通用电气公司,参与军用无线电和真空管的研制工作;而休利特则前往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 1937年8月23日,休利特和帕卡德在帕洛阿尔托重逢,他们决定实施当年的创业设想,并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创业会议,拟定出《创业计划的初步组织规模规划和初步工作纲要》。1938年夏,在特曼教授的支持下,休利特和帕卡德开始把创业计划付诸实施。他俩在帕洛阿托安德林大街367号租了一套公寓,并在公寓附近的汽车房里开了一个小小的生产车间。生产车间的设备则主要来自通用电气公司,因为该公司对雇员以象征性价格提供旧设备。他们在学习之余设计了各种电子小玩意儿,如口琴自动调音器等;并承做特曼教授帮助揽来的一些零活。公司的产品起源来自于休利特的硕士学位论文。休利特的论文题目是《制造和评价一个可变频率震荡器》。休利特制造的震荡器,其适用条件比当时可以得到的同类产品要广泛得多,价格只是同类产品价格的1/10(55美元1个,而不是500美元1个)。事实表明,休利特震荡器很有商业价值,于是特曼便鼓励休利特与他的老同学帕卡德合伙来开发这个产品。1939年初,休利特和帕卡德决定成立公司,并且打算以两人的姓氏作为公司的名称,以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谁的姓在先,于是休利特-帕卡德(HP)公司(中国称惠普公司)诞生了。休利特提供部分现金以购买工具和元件,帕卡德的投资则是他从通用电气带来的设备;特曼借给了他们538美元,并帮助他们从帕洛阿尔托银行得到了一笔1000美元的贷款,以便能开始生产这种震荡器。二、顺利发展的第一笔小生意公司成立后,第一年他们的生意并不好,在特曼教授的帮助下公司才得以继续办下去。等他们的音频震荡器研制成功后,帕卡德很快为这个产品申请了专利,来自权威人士的肯定给予了他无穷的动力。帕卡德将产品命名为300A,希望看到这个名字的人会认为这正是系列产品中的一种,而且是早就存在的。为了宣传自已的产品,惠普公司在一家暂露头角的《电子学》商业杂志上登出一则广告,订单开始大量涌来,利润迅速增加,公司的境况大为改观。为了宣传300A,帕卡德还决定在南加利福尼亚举办一次正式的音频震荡器展览会。在会上,他结识了一位专营批发电子产品的推销商尼利,尼利的一位好朋友哈金斯此时正在沃尔.迪斯尼电影公司担任音响工程师.哈金斯正在为一部电影《幻想曲》准备一个声道,使他感到为难的是迪斯尼要求他模拟一只蜜蜂飞出荧屏,然后在剧场环绕,再重新回到荧屏的声响。这正是300A的用武之地,帕卡德敏锐地断定,与迪斯尼的合作将会大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同时也会带来长期可观的收益。他立即向哈金斯介绍了惠普的音频震荡器。哈金斯对300A印象深刻,而帕卡德看上云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迪斯尼公司很快与惠普公司签订了合同,以每只71.5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7只经过稍微改进的300B型音频震荡器。这一交易使惠普名声鹊起,许多公司开始向他们订购电子设备,迪斯尼公司也从此成为惠普的长期客户。到1939年底,惠普公司的销售额达到点5369美元,利润为1653美元,没有债务。而且,新产品也已经打开了市场,公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一切令帕卡德兴奋不已。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惠普的成长 1940年春,在帕洛阿尔托市卡米诺瑞尔街一家家具店的一部分搬走后,惠普公司才得以扩充规模。帕卡德也开始筹划公司未来发展的策略。他认为惠普公司产品的重点还不够突出,许多产品型号混乱,兼容性差,很容易被客户放弃而改用其他公司产品,帕卡德决定尽快使公司的产品形成系列化,从而使诸多公司成为惠普的终生用户。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惠普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42年休利特应征入伍,在军队他负责调查太平洋部队信号设备的工作情况,后来以进入美国陆军特别参谋部工作,与美国军界有了广泛的接触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与战后惠普公司在军用品生产方面的骄人业绩不无关系。休利特参军后,帕卡德独自承担了公司的重任。帕卡德感到,当时惠普公司作为电子产品的生产者,在对无线电、雷达、声纳以及航海、航空仪表等产品需求量激增的局面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况且战争的恶劣条件恰好是检验这些产品性能的大好时机,这对于战后公司的发展非常重要。帕卡德决心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让惠普公司真正腾飞起来。于是他对许多产品做了细致的改进,使之更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而这些产品很快就被用于军事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惠普公司已成长为一家拥有200万美元资产和200名员工的一家大公司了。点评: 1、强烈的创业欲望使休利特和帕卡德在大学时代就已拟定了创业计划,产生了创业的动机,一旦时机成熟就立即付诸实施。 2、有商业头脑的帕卡德善于抓住时机,利用广告、展览会推销自已的产品,保证了产品能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

美国硅谷有哪些高科技企业

美国硅谷有Facebook、苹果、英特尔、惠普、思科、朗讯、英伟达等高科技企业。

1、Facebook——Facebook(脸书)是美国的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创立于2004年2月4日,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

2、苹果——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Ron Wayne)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2007年1月9日更名为苹果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3、英特尔——英特尔是美国一家主要以研制CPU处理器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50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

4、惠普——惠普(HP)是世界最大的信息科技(IT)公司之一,成立于193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

5、思科——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Cisco的名字取自San Francisco(旧金山),那里有座闻名于世界的金门大桥。

扩展资料:

1、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大都会区旧金山湾区南面,是高科技事业云集的圣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的别称。硅谷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

2、硅谷是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尽管美国和世界其它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世界高新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和中心,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择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

3、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拥有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作为依托,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还包括加州大学其它的几所校区和圣塔克拉拉大学等等。结构上,硅谷以高新技术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公司、思科、英伟达、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参考资料:硅谷——百度百科

硅谷的见证人 - 惠普 《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1939年,惠普公司由威廉·惠利特及大卫·普克德两位斯坦福大学毕业生所创办。他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多附近自家的车库创设,因此有“车库创业”之称,而该车库亦被保留下来成为加州政府指定古迹。

当时惠普的创办资金只有区区 500美元,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示波器的电子仪器。

二战后斯坦福大学遇到财政困难,斯坦福有 8000多英亩的土地,相当于十多个颐和园大小,而它真正需要使用的土地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至今斯坦福荒着的土仍然地占一大半。但是根据斯坦福夫妇的遗嘱,大学的土地是不能出售的,因此,无法直接从闲置的土地上挣钱。后来有一个叫特尔曼的教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仔细研究了斯坦福的遗嘱,发现上面没有禁止斯坦福把地租出去。于是,斯坦福就拿出一片土地,办起了斯坦福工业园( StanfordIndustrialPark),惠普公司成为进驻工业园的第一批公司。惠普公司的从这里起步,生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公司也随着进驻斯坦福工业园。到了计算机时代,由于这些公司大多从事和半导体有关的技术,从此这里便被称为硅谷。而斯坦福大学,不但度过了难关,而且从六十年代起,一跃成为世界顶尖名校。惠普则成为硅谷神话的典型代表。

六十年代,惠普开始进入小型计算机领域。

到九十年代中期,惠普成为集科学仪器、医疗仪器和计算机产品于一身的巨无霸型的公司,并且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达到顶峰。那时,惠普是全世界仅次于 IBM的第二大计算机和仪器制造商,它的产品线甚至比 IBM还长。

惠普衰落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领导者的错误和“日本/中国制造”的冲击。

1996年6月,菲奥莉娜成为了惠普的新 CEO,也是惠普历史上最差的 CEO。

首先她进行了第一次公司重组,即将赖以起家的仪器部门(即现在的安捷伦公司)剥离上市。惠普从安捷伦的上市得到了一笔可观的现金。

然后第二次,是和还占微机市场份额第二、但是江河日下亏损的康柏公司合并。

当时 Dell占美国微机市场的 31%,而康柏加惠普占 37%。菲奥莉娜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合并打造世界最大的微机公司,形成对戴尔的优势。但菲奥莉娜的提议遭到了包括惠普两个创始人家族在内的反对。不少股东担心本来已经盈利不佳的惠普,再背上一个亏损的康柏,最终将拖垮惠普。

为了使方案得到通过,就得要全体股东大会的同意了。菲奥莉娜做了很多工作动员中小股东投票,促使这项提议通过,最后股东们以 51%对 48%批准了收购康柏的决定。在这 51%的赞同票中,有相当比例是菲奥莉娜拉来的票。

现在,菲奥莉娜必须拿出真本事把瘦身了的惠普搞好。很遗憾在她的领导下,惠普的核心业务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它在工作站的业务上远远落后于太阳公司,后来干脆退出了竞争。在微机领域,它离领先者 Dell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毫无扭转迹象。在打印机业务中,它卖打印机挣墨盒的如意算盘根本打不响。在打印机市场上,惠普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但是市场份额却不断被日本公司佳能和爱普生蚕食。

2002年,惠普出现十几年来的首次巨额亏损。

短短三年后,菲奥莉娜黯然离开 HP。她一系列错误的决定和她平庸的管理才能将硅谷历史上第一个巨星惠普推到了悬崖边。

好在一年后,惠普在新 CEO马克.赫德( MarkHurd)的领导下悬崖勒马。

赫德一上任就对惠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裁撤了水平很高但是对惠普用处不大的研究部门。惠普的研究院历史久远,除了惠普自己早期的各个研究所,还包括从康柏继承下来的原来 DEC的研究院。后者曾经是美国仅次于 IBM研究院的计算机研究院。惠普研究院包括有图灵奖得主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

赫德做的第二件事是从 Dell手中夺回 PC机的市场占有率。例如赫德采取了和 Dell直销模式相反的代销方法。以前, Dell靠直销大大降低了流通渠道的成本,使 Dell成为美国最廉价的品牌机。而赫德则反其道而行,甚至委托家乐福代销电脑。

虽然惠普在赫德手中恢复了元气,但是可惜的是,惠普性质已经由一个高科技公司变成了一个以家电为主的消费电子公司了。

惠普是亚洲冲击的牺牲者。

亚洲制造的影响可不仅仅在于限制利润率,而且还在于亚洲公司参与制定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

为了抵消亚洲制造的冲击,欧美公司十分鼓励和支持代加工即 OEM代工生产(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或叫委托制造)似的亚洲制造,这样可以降低它们的成本,但是会千方百计阻挠亚洲公司打自己的品牌,因为这样会对它们产生威胁。可以这样讲,美国公司很喜欢 OEM大王郭台铭,不太喜欢松下幸之助和华为的任正非。

1999年时,惠普的产品线分成三个方向:传统的科学仪器,比如万用表示波器;医疗仪器,比如核磁共振;计算机及其外设。

在第一个领域,惠普有技术上的优势,它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日本公司,后者追赶得很快,而且日本的产品在价格有优势。

而第二个领域, GE(通用电气)这个对手不是一般的对手,上百年来,它是世界上少有的常青树,而它的核磁共振机是惠普永远无法超越的。因此,惠普把它的医疗仪器部门分出去也许不是一个坏的决定。事实证明,今天的安捷伦确实无法赶超 GE的医疗仪器部门。

而最后的计算机领域,惠普有很多竞争对手,从早期的 IBM、 DEC到后来的 Sun和 Dell。而延伸的打印机领域,惠普一直受爱普生和佳能的威胁。

标签: 惠普 硅谷 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