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2055d什么时候停产的
2019年8月8日左右停产的。
惠普2055D全称惠普Laserjet P2055d打印机,打印速度每分钟33页,50000页的月打印负荷,双面打印单元及可选拓展网络功能。
惠普2055D黑白激光打印机,惠普2055D全称惠普Laserjet P2055d打印机,打印速度每分钟33页,50000页的月打印负荷,双面打印单元及可选拓展网络功能。
惠普小百科:
惠普(Hewlett-Packard,简称HP)是一家信息科技(IT)公司,由威廉·休利特、戴维·帕卡德于1939年在美国帕洛阿尔托市联合创立。
惠普旗下设有信息产品集团、打印及成像系统集团和企业计算机专业服务集团。1961年,惠普收购Sanborn公司,从而进入医学领域。后又收购三星电子公司打印机业务和游戏外设公司HyperX。
2021年11月24日,惠普发布了2021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惠普第四财季净营收为166.7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52.58亿美元相比增长9.3%;净利润为30.9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6.68亿美元相比增长364%。
HP由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于1939年创建。该公司建在帕罗奥多市的一间汽车库里,第一个产品是声频振荡器,它是音响工程师使用的电子测试仪器。
HP公司的第一个客户是Walt Disney Studios,为动画电影《幻想曲》(Fantasia)开发和测试创新的音响系统。
1934年,刚从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的戴维·帕卡德(Dave Packard)和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去科罗拉多山脉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垂钓野外露营。
由于彼此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一致,而结成一对挚友。此后,比尔在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继续研究生学业,而戴维则在通用电气公司找到一份工作。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导师Fred Terman的鼓励和支持,二人决定开办公司并自己经营。
索尼电器的财报业绩
2005(2005年4月~2006年3月)财报业绩
2006年4月27日,发布2005年会计年度(2005年4月~2006年3月)财报。索尼第四季度业绩超过了预期,由于BRAVIA液晶电视、PSP、VAIO个人电脑的热销、在日本金融部门业绩的大幅增长、公司退休基金的一次性挹注、日圆贬值,都提供一臂之力,成为获利主要来源,也反映出索尼中期企业策略的改善。但也由于中期企业策略中,裁员和关闭工厂带来巨额支出,索尼第四季度亏损额低于此前的预期。
截至2006年3月31日止,索尼的
销售额 7兆4754亿日元;
运营利润 1913亿日元;
净利润 2823亿日元;
电子部门
销售额 5兆505亿日元;运营亏损 309亿日元
游戏部门
销售额 9586亿日元;运营利润 87亿日元
电影部门
销售额 7459亿日元;运营利润 274亿日元
金融部门
销售额 7432亿日元;运营利润 1883亿日元
其他部门
销售额 4089亿日元;运营利润 162亿日元
索尼预计2006财年(截至2007年3月31日)运营利润为1000亿日元(约合8.72亿美元)。索尼表示,PS3游戏机产生的巨额研发支出将成为索尼2006财年运营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2004(2004年4月~2005年3月)财报业绩
2005年4月29日,发布2004年会计年度(2004年4月~2005年3月)财报。索尼虽然整体的“利润实现增长,却还是觉得遗憾,因为作为索尼主业的电子业务减少收益。本打算依靠平板电视等业务扭转局面,但看来2005财年的形势仍然严峻”。虽然“在平板电视市场中的知名度正在提高”,但受CRT电视与便携音乐播放机营收减少的拖累,电子业务的整体销售额未能实现增长。加上DVD录影机与摄像机等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营业亏损从上一财年的68亿日元猛增到343亿日元。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索尼计划重点提高平板电视与DVD相关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以提高营利能力。便携式游戏机“PlayStation Portable(PSP)”于2004年12月上市,未能对此次业绩做出贡献。电影《蜘蛛人2》创下巨额票房,DVD光碟和VHS录像带的销售形势良好,带来了639亿日元的营业利润。
截至2005年3月31日止,索尼的
销售额 7兆1596亿日元;
运营利润 1139亿日元;
净利润 1572亿日元;
电子部门
销售额 5兆216亿日元;运营亏损 343亿日元
游戏部门
销售额 7298亿日元;运营利润 432亿日元
电影部门
销售额 7337亿日元;运营利润 639亿日元
音乐部门
销售额 2491亿日元;运营利润 88亿日元
金融部门
销售额 5606亿日元;运营利润 555亿日元
其他部门
销售额 2944亿日元;运营亏损 41亿日元
索尼预计2005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达到1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电子领域的销售额可望凭借平板电视与液晶背投等提升。营业损益方面,结构改革带来的增收效果等因素将起到改善作用。
争议问题
2006年
美国司法部调查SRAM内存垄断
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在10月中宣布对SRAM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先前已接获传票的厂商包括三星电子、柏士半导体(Cypress)、美光及三菱电机。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要求索尼公司提供SRAM相关销售资讯,索尼公司表示强调公司将全面配合调查。
笔记型电脑锂电池全球召回事件
2005年底,全球第一大电脑公司-戴尔(DELL),连续传出笔记型电脑爆炸意外,并引起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与日本经济产业省官方的调查
2006年8月15日,戴尔公司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进行“电子产业中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性电池召回通知”,召回范围包含约410万颗由索尼公司(Sony)制造的戴尔锂离子电池,在此之后,苹果电脑(Apple)、东芝(TOSHIBA)的Dynabook、联想(Lenovo)的IBM-ThinkPad、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夏普(SHARP)、捷威(Gatway)入续宣布召回笔记型电脑电池。9月29日,索尼公司决定大规模启用“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回收在全球生产的笔记型电脑用锂电池,并提供免费更换新品的服务。
索尼表示召回的原因,是在极度罕见的情况下,相关的电池芯中有微小的金属屑会接触到电池芯的其它部位,从而产生短路。一般情况下,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电池组会断电。然而在某些极为罕见的条件下,这种内部短路会引发电池芯过热和可能的起火。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会因为不同电脑制造商使用的电脑系统配置不同而产生差异。
2006年10月2日,惠普(HP)已与SONY联合发出声明,确定HP笔记型电脑使用SONY电池没有过热问题,不需要召回。 2006年10月17日,索尼(Sony)正式发布旗下电脑品牌VAIO电池召回。
2006年10月19日,日本索尼公布“2006会计年度第1季财报”,由于受到“锂电池自主更换计划”冲击影响,财务长大根田伸行(Nobuyuki Oneda)表示,全球可能总共需要召回960万颗Sony制笔记型电脑电池,将给公司带来大约510亿日元的损失,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00亿至300亿日元。
新力博德曼合并争议
2006年7月13日,位于卢森堡的欧盟初审法院推翻了欧盟2004年对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合并案的批准,使得新力博德曼(SONY BMG)这家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面临被拆分的危险。欧盟初审法院在这项历史性判决中表示当时批准这笔并购的欧盟委员会仅仅对并购的后果进行了非常草率的检查,委员会并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从法律上证明“并购前两者一起不存在主导市场的地位,而并购后亦不存在此种可能”。欧盟法院的判决意味著索尼音乐(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将重新向欧盟提交并购计划,而新的计划中将包括市场状况。欧盟委员会将重新审查日本索尼音乐和德国BMG的合并。
2005年
XCP防拷软件争议
2005年十月,任职于 Sysinternals的 Mark Russinovich揭露了新力博德曼(SonyBMG)所销售的音乐CD,使用了一种称为 rootkit黑客技术,在未知会使用者的情况下,安装数位版权管理软件(DRM)到使用者的电脑中。这套软件是由英国公司 First 4 Internet所开发,称之为 Extended Copy Protection(简称XPC)软件,一般使用者难以侦测与移除。在许多国家当中,这在未告知使用者径自安装软件是违法的行为,并且造成使用者系统的严重安全危害问题,同时影响使用者系统的效能。
新力博德曼最初提供的移除软件,在移除 rootkit之后又安装了另一个称为 dial-home的程序。这造成了另一个更大的安全危害,并且使得新力博德曼遭受更大的争议。新力博德曼最后终于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移除软件,并且回收交换含有XPC的音乐CD。同时,新力博德曼也因此面临了数件相关的法律诉讼案。
CCD不良争议
自2004年后,开始索尼所生产的Cyber-Shot数码相机,2002~2003年之间推出的机型持续发生CCD感光元件自动故障问题,2005年10月5日索尼发布了因为一个关键的制程错误导致了除了索尼自身外,甚至采用Sony CCD感光元件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富士(Fujifilm)、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理光(RICOH)、欧林巴斯(OLYPUS),需要回收上百种不同的数位影像商品。此次故障原因之分析,一致指向连接CCD芯片和外框之焊接线发生老化导致脱落所造成,此问题约在使用者持续使用该器材一~二年之后才会逐一浮现。据了解此次存在缺陷的产品是由 SONY半导体位于日本九州生产线所制造。两个主要的原因导致 CCD缺陷的结果:一是该生产线调整了焊接线设备之设定,结果导致导线与电极的接合力度减小;另一个问题则是CCD表面玻璃封装黏合剂劣化,随著时间增长腐蚀了导线接合部位,进而造成 CCD的故障。
联想会收购惠普吗
联想并未否认接盘惠普PC业务并购大战烽烟点燃
尽管PC业务被许多人认为是不能赚钱的业务,但还是有商家坚持PC业务未来还有极大的成长空间。
近日,全球PC出货量冠军,去年才买下Plam的Web OS进军平板电脑市场的HP,宣布有意脱手占公司营收近三成的个人计算机事业部门,震惊业界。
然而对于惠普PC业务的接盘者,业界普遍对联想及韩国三星电子呼声最高。
8月23日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事不发表任何评论。”但亦没有否认其可能性。
惠普“断臂”PC业务
HP的壮士断臂,和近来同时爆出的Google天价收购Motorola Mobility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似乎反映了后PC时代已经正式在产业端发酵。拓墣产业研究所美西研究中心协理尤克熙表示,后PC概念绝对不是复制原有PC成功模式,而是以破坏式创新来创造新的游戏规则以及盈利模式。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在近日举行的英特尔2011战略沟通会上也表示,平板电脑不会取代PC的地位,PC的性能和广泛综合的应用造就了其主流地位,PC的市场依然广阔并会持续增长。
瑞士信贷估计,该业务价值120亿美元,它的出售将是2002年惠普收购康柏以来PC业最大的交易。市场认为,联想、三星和宏基被认为极有可能接下惠普抛出的PC业务。
但其中联想呼声最高。根据IDC发布的全球第二季度PC销量数据显示,联想以12.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如果收购惠普PC业务,联想市场份额可以翻倍,从而超过戴尔,成为全球PC业的领导者,此举也应合了联想一贯的战略。
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不对竞争对手发表任何评论,联想在PC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我们的PC业务发展强劲,联想坚信,PC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拥有正确的战略、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全球执行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有利润的增长,实现创新,并取得长期的成功。”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从战略上讲联想确实适合收购惠普PC业务,虽然联想在2005年已经收购了IBM的PC业务,但这部分业务主要集中在企业市场,而惠普PC业务的重心在个人消费者市场。8月19日在财报解读会上,联想CEO杨元庆也表示,联想仍在考虑可能的收购。
对于此次收购,阿斯达克财经新闻估计,该业务约值120亿美元(936亿港元)。并分析称,作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商,联想若收购惠普的业务,市场占有率将可倍增。而三星有可能对webOS平台兴趣更高,以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迎战苹果。
不敌苹果产品扩大优势,惠普个人电脑业务净利润由去年7月8%下滑至今年同期的5%。市场预期,若剥离个人电脑业务,惠普的营业利润率将从目前的12%提高到15%。惠普又斥资约102.5亿美元(约799.5亿港元)购并英国科技业巨企Autonomy,冀优化其分析软件业务。
PC走入末路?
综观PC历史,PC从发展初期至2000年,桌上型计算机一直是主导PC市场。1996年起随着桌上型计算机进入低价化以及互联网的兴起,使得PC厂商饱受低毛利之苦,随着Intel积极开发低耗电处理器,使得PC市场从原本桌上型计算机时代逐步转移至笔记型计算机时代,“后PC”的命运也随之埋葬在笔记型计算机市场的洪流当中。一旦笔记型计算机都逃不过低价化的命运,则PC时代真的逐渐走入了后期。
有分析认为PC时代后期已出现四大征兆,首先是低价化效应弥漫整体PC产业;其次,从产业的最上游至最下游,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压缩到极至;第三,Moore’s Law(摩尔定律)已经没有几年光景,Wintel联盟不再能驱动PC成长;第四,PC成熟市场每年出货量不再以2位数字成长,而是变成常态的个位数字成长。从以上综合判断,PC产业真的走入了后期。
对此种说法联想给予不同看法,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候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联想以突出的业绩证明了这一点,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再创辉煌业绩。在第一季度,联想连续第七个季度增长速度居五大PC厂商之首。我们的增长速度比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快8倍,而且这是连续第九个季度超过全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我们创下了1000万台的季度销售纪录,市场份额也再创纪录。在商用PC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和中国市场,我们都取得了持续的增长。联想对PC市场的未来,以及我们最近在全球推出的平板电脑业务继续感到非常乐观。”
同时8月23日晚间联想对此事给《证券日报》记者发表了官方声明,该声明中强调:“我们不会对传言或猜测、或竞争对手的具体战略决策发表评论。”联想方面同时表示:“PC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拥有正确的战略、优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全球执行力,就一定能够获得有利润的增长,实现创新,并取得长期的成功。在过去的两年里,联想以突出的业绩证明了这一点,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再创辉煌业绩。且仍然看好PC市场的未来,并对我们最近在全球推出的平板电脑业务表示乐观。坚信,联想有着正确的战略和强大的执行力,这将使联想能够继续推动创新,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并为股东带来长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