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驱动 报价驱动市场

admin 商品报价 1

指令驱动制度与报价驱动制度的区别

指令驱动制度与报价驱动制度的区别:

报价驱动 报价驱动市场-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1、价格形成方式不同。

指令驱动机制中的开盘与随后的交易价格均是竞价形成的。以中国期货市场为例,所有投资者买卖指令都汇集到交易所的主机中,电脑自动让价格相同的买卖单成交,成交价格是在交易系统内部生成的。

而报价驱动机制中,证券的开盘价格和随后的交易价格是由做市商报出的,成交价格是从交易系统外部输入的。

2、交易成本不同。

在指令驱动市场上,证券价格是单一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仅仅是付给经纪人的手续费。

在报价驱动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两种市场报价:卖出价格与买入价格,而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是做市商的利润,是做市商提供“即时性服务”所索取的合理报酬。

3、处理大额买卖指令的能力不同。

报价驱动制度能够有效处理大额买卖指令。而在指令驱动制度中,大额买卖指令要等待交易对手的买卖盘,完成交易常常要等待较长时间。

扩展资料:

报价驱动制度优点:

1、交易连续性。在指令驱动市场上,常常发生买卖指令不均衡的现象,做市商这时可以承接买单或卖单,使投资者不用等待交易对手的买卖指令,而是可以按做市商报价立即进行交易,从而可以保持证券交易的连续性,达到即时成交的效果。

2、价格稳定。做市商报价受交易所规则约束,同时他对于大额指令可以及时处理,在买卖盘不均衡时可以进行干预,这些都可以平抑价格过大的波动。

3、抑制股价操纵。做市商对某种股票持仓做市,对操纵者形成了一定的制衡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价驱动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价驱动制度

订单驱动与报价驱动两种场内交易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指令驱动系统和报价驱动系统。指令驱动系统是一种竞价市场,也称为“订单驱动市场”。在竞价市场中,证券交易价格是由市场上的买方订单和卖方订单共同驱动的。如果采用经纪商制度,投资者在竞价市场中将自己的买卖指令报给自己的经纪商,然后经纪商持买卖订单进入市场,市场交易中心以买卖双向价格为基准进行撮合。报价驱动系统是一种连续交易商市场,或称“做市商市场”。在这一市场中,证券交易的买价和卖价都由做市商给出,做市商将根据市场的买卖力量和自身情况进行证券的双向报价。投资者之间并不直接成交,而是从做市商手中买进证券或向做市商卖出证券。做市商在其所报的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或证券与投资者交易。做市商的收入来源是买卖证券的差价。

这两种交易机制也有着不同的特点。指令驱动系统的特点有:第一,证券交易价格由买方和卖方的力量赢接决定;第二,投资者买卖证券的对手是其他投资者。报价驱动系统的特点有:第一,证券成交价格的形成由做市商决定;第二,投资者买卖证券都以做市商为对手,与其他投资者不发生直接关系。

什么是报价驱动

报价驱动是指依赖做市商(market maker)来完成买卖。在报价驱动方式下,证券交易的买价和卖价均由做市商给出,买卖双方不直接配对成交,而是从做市商手中买进或卖出证券。做市商根据市场买卖力量和自身情况进行证券双向报价,并在其所报价位上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或证券与投资者交易。

报价驱动的特点

1.证券成交价格的形成由做市商决定。

2.投资者买卖都以做市商为对手。

3.做市商的收入来源为买卖证券的差价。

虽然报价驱动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并开始出现与竞价制度混合发展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的竞价方式交易制度就能够取而代之。

报价驱动的应用

债券交易是大宗、微利和低频交易。债券是一种以票面所载利率作为收益的一种固定收益债券,由于其固定收益,使得市场交易价格不应出现大幅波动。在场外交易市场中,通过报价驱动机制,大宗交易不会带来债券价格大幅波动。

债券产品的本身特点、投资者群体特征等内在因素决定了场外报价驱动在债券市场交易中更具优势,同时从各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实践来看,目前场外债券市场是债券市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债券交易主要由机构投资者采用报价驱动模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监管层对债券市场交易透明度要求的提高,电子交易系统开始兴起。场外市场的传统询价和做市商报价流程已实现了电子化,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市场交易将越来越多地向电子交易平台集中。

标签: 驱动 报价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