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驱动制度 报价的基本原则

admin 商品报价 1

指令驱动制度与报价驱动制度的区别

指令驱动制度与报价驱动制度的区别:

报价驱动制度 报价的基本原则-第1张图片-星选测评

1、价格形成方式不同。

指令驱动机制中的开盘与随后的交易价格均是竞价形成的。以中国期货市场为例,所有投资者买卖指令都汇集到交易所的主机中,电脑自动让价格相同的买卖单成交,成交价格是在交易系统内部生成的。

而报价驱动机制中,证券的开盘价格和随后的交易价格是由做市商报出的,成交价格是从交易系统外部输入的。

2、交易成本不同。

在指令驱动市场上,证券价格是单一的,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仅仅是付给经纪人的手续费。

在报价驱动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两种市场报价:卖出价格与买入价格,而两者之间的价差则是做市商的利润,是做市商提供“即时性服务”所索取的合理报酬。

3、处理大额买卖指令的能力不同。

报价驱动制度能够有效处理大额买卖指令。而在指令驱动制度中,大额买卖指令要等待交易对手的买卖盘,完成交易常常要等待较长时间。

扩展资料:

报价驱动制度优点:

1、交易连续性。在指令驱动市场上,常常发生买卖指令不均衡的现象,做市商这时可以承接买单或卖单,使投资者不用等待交易对手的买卖指令,而是可以按做市商报价立即进行交易,从而可以保持证券交易的连续性,达到即时成交的效果。

2、价格稳定。做市商报价受交易所规则约束,同时他对于大额指令可以及时处理,在买卖盘不均衡时可以进行干预,这些都可以平抑价格过大的波动。

3、抑制股价操纵。做市商对某种股票持仓做市,对操纵者形成了一定的制衡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价驱动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价驱动制度

什么是报价驱动制度

报价驱动制度是一种证券交易制度,其核心在于交易价格主要由参与者提供的报价形成。

一、报价驱动制度的定义

报价驱动制度是一种市场驱动的交易机制,在证券交易过程中,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参与者的报价决定。这种制度依赖于买卖双方的报价和交易意愿,通过买卖双方的竞争来形成市场价格。

二、报价驱动制度的详细解释

1.报价与交易匹配:在报价驱动制度下,投资者的买卖请求会进入市场,并通过交易系统匹配与最优的买卖报价。当买卖报价匹配成功时,交易即达成。这种制度强调的是价格的发现过程,即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交易价格。

2.做市商的角色:在报价驱动市场中,做市商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负责提供买卖双向报价,并通过不断更新报价来维护市场的流动性。做市商通过其专业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确保市场的稳定运行。

3.价格形成机制:报价驱动制度下的价格形成机制相对直接和透明。由于价格主要由市场参与者的供求关系决定,因此市场的价格波动更加反映实际的市场情况。这种制度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性和效率。

总结来说,报价驱动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参与者报价来形成交易价格的证券交易制度。它通过市场竞争来发现价格,维护市场的流动性和公平性,是证券市场的一种重要交易机制。

什么报价驱动制度

报价驱动制度是一种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

在这种制度中,证券交易的买卖价格主要由参与者提供的报价来驱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买卖双方的报价来确定证券交易的价格。

具体而言,报价驱动制度的核心是价格发现过程。在市场中,投资者通过提交买卖报价来参与交易。这些报价包括愿意买入的价格和愿意卖出的价格。最佳买入价和最佳卖出价之间的差额,即买卖价差,是市场流动性的一种体现。报价驱动制度依赖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当买卖双方的报价达到平衡时,交易就会发生,并形成一个确定的市场价格。这个价格是市场参与者基于市场信息和个人判断的真实反映。此外,市场中的专业交易者如做市商也在报价驱动制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提供流动性,通过持续提供买卖报价来促进交易。他们的报价有助于缩小买卖价差,提高市场的效率。另外,这种制度也需要相应的监管措施来确保其公平性和透明度。监管机构需要监督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防止市场操纵和不良交易行为的发生。总的来说,报价驱动制度是一种基于市场供求关系、专业交易者报价和监管措施共同作用的金融市场交易机制。它有助于发现真实的市场价格,促进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标签: 报价 基本原则 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