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报价什么意思
二次报价是指在采购或销售过程中,对初次报价进行第二次的价格确认或调整。
详细解释如下:
在采购活动中,二次报价通常出现在招标环节结束后。当投标人成功通过初次的资格预审和产品方案审查后,招标人会通知投标人进行正式的报价。此时,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的详细要求和自身条件,对初次报价进行细化或调整,形成二次报价。这种报价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质量、交付周期等信息,确保采购方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易更加公平合理。
在销售过程中,二次报价可能发生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初次报价后,根据客户对价格的反馈和市场的变化,销售人员会考虑进行二次报价。二次报价是对初次报价的一个调整,可能是价格上的微调,也可能是对产品和服务条款的重新协商。这一做法旨在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更合理的交易条件。
二次报价在商务活动中非常常见,是双方在价格谈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双方更加明确交易条件和价格细节,促进交易的达成。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需要对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充分沟通,以确保最终达成的交易对双方都是有利和公平的。
总的来说,二次报价是商务活动中一种常见的价格调整方式,旨在确保交易双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保护,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通过二次报价,双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期望和需求,进而达成更满意的交易结果。
投标二次报价什么意思
二次报价通常是有下面几种情况。一是询价会上两家以上的供应商报价一致最低,需二次报价,二次报价不能超过第一次报价。
竞争谈判中,专家和采购单位根据供应商的标书,对售后服务、技术指标和商业报价进行两次报价,一般二次报价会比第一次报价低。
二次报价因其他特殊原因或不可抗拒因素而产生。如果企业供应商第一次报价超过了采购管理单位的资金成本预算,采购工作单位会需要我们重新超标,而不是二次报价。
二次报价的通用条件:
第二次报价通常是竞争大
这就是说,在编制投标书时,投标书上的价格不是你最终的交易价格。招标结束后,专家和用户将对投标书的商务得分和技术得分进行评估,投标者进入投标者进行第二次报价。此二次报价是您的最终成交价格。
标书写完以后要进行查重检测,目前比较靠谱的标书查重软件有tocheck。
招投标中二次报价是什么意思
招投标中二次报价是什么意思?对于投标新手来说,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为此小编特地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介绍,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有所收获!
一、招投标中二次报价的含义
招投标中的“二次报价”指的是所有投标人报价均不符合标准,由招标人组织第二次报价的行为。
二、招标采购的方式能否进行二次报价
大家需明确的是,在招标过程中是不允许二次报价的。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第四十三条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这条法律可以理解为禁止招标人与投标人讨论投标价格(即为二次报价)。如有重复报价或者报价冲突的,视作废标处理。除非招标文件明确载明可以提交备选方案,但备选方案也不等同于二次报价。
三、哪些情形可以进行二次报价
1、询价采购项目中,两个或以上的供应商投标报价一致且最低,此时可能会进行二次报价。
需注意的是,这种做法混淆了询价与竞争性谈判两种采购方式,据《政府采购法》第四十条第三项,被询价的供应商应一次性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但是在实践中,部分评审专家或采购人会想当然地让供应商再报一次价格,有些不太懂采购规则的供应商也愿意配合进行二次报价,导致询价程序违法。
2、竞争性谈判过程中,专家和采购单位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标书,对商务报价、技术指标及售后服务做出了评判之后,要求供应商二次报价。
假如是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出现“二次报价”的情况是正常的,具体可以理解为:在竞争性谈判中,有时候标书里面的价钱可以不是最后的成交价。开标后,专家和用户经过对标书的商务分和技术分做出了评判之后,会要求投标人进去,让投标人做出第二次报价,这第二次的报价就是最后的成交价。
3、其他特殊因素或不可抗拒因素导致的二次报价。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