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除法报价法
“除法报价”的方法.它是一种价格分解术,以商品的数量或使用时间等概念为除数,以商品价格为被除数,得出一种数字很小的价格商,使买主对本来不低的价格产生一种便宜、低廉的感觉.
商业谈判的主要内容是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及保证条件这四大项,而价格因素是谈判中的焦点.谈判中,报价是必不可少的中心环节.那么,究竟是哪一方应先报价?先报价好还是后报价好?还有没有别的报价方法?
下面,我们详细谈一下这些问题.?
依照惯例,发起谈判者应该先报价,投标者与招标者之间应由投标者先报,卖方与买方之间应由卖方先报.先报价的好处是能先行影响、制约对方,把谈判限定在一定的框架内,在此基础上最终达成协议.比如:你报价一万元,那么,对手很难奢望还价至一千元.南方一些地区的服装商贩,就大多采用先报价的方法,而且他们报出的价格,一般要超出顾客拟付价格的一倍乃至几倍.1件衬衣如果卖到60元的话,商贩就心满意足了,而他们却报价160元.考虑到很少有人好意思还价到60元,所以,一天中只需要有一个人愿意在160元的基础上讨价还价,商贩就能赢利赚钱.当然,卖方先报价也得有个“度”,不能漫天要价,使对方不屑于谈判——假如你到市场上问小贩鸡蛋多少钱1斤,小贩回答道300元钱1斤,你还会费口舌与他讨价还价吗??先报价虽有好处,但它也泄露了一些情报,使对方听了以后,可以把心中隐而不报的价格与之比较,然后进行调整:合适就拍板成交,不合适就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杀价.?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某公司当电气技师时,他的一项发明获得了专利.公司经理向他表示愿意购买这项专利权,并问他要多少钱.当时,爱迪生想:只要能卖到5000美元就很不错了,但他没有说出来,只是督促经理说:“您一定知道我的这项发明专利权对公司的价值了,所以,价钱还是请您自己说一说吧!”经理报价道:“40万元,怎么样?”还能怎么样呢?谈判当然是没费周折就顺利结束了.爱迪生因此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巨款,为日后的发明创造提供了资金.
?
先报价和后报价都各有利弊.谈判中是决定“先声夺人”还是选择“后发制人”,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处理.?
一般来说,如果你准备充分,知己知彼,就要争取先报价;如果你不是行家,而对方是,那你要沉住气,后报价,从对方的报价中获取信息,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谈判对手是个外行,那么,无论你是“内行”或者“外行”,你都要先报价,力争牵制、诱导对方.自由市场上的老练商贩,大都深谙此道.当顾客是一个精明的家庭主妇时,他们就采取先报价的技术,准备着对方来压价;当顾客是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时,他们多半先问对方“给多少”,因为对方有可能报出一个比商贩的期望值还要高的价格.?
先报价与后报价属于谋略方面的问题,而一些特殊的报价方法,则涉及到语言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同样是报价,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举例说明之.省保险公司为动员液化石油气用户参加保险,宣传说:参加液化气保险,每天只交保险费一元,若遇到事故,则可得到高达一万元的保险赔偿金.这种说法,用的是“除法报价”的方法.它是一种价格分解术,以商品的数量或使用时间等概念为除数,以商品价格为被除数,得出一种数字很小的价格商,使买主对本来不低的价格产生一种便宜、低廉的感觉.如果说每年交保险费365元的话,效果就差的多了.因为人们觉得365是个不小的数字.而用“除法报价法”说成每天交一元,人们听起来在心理上就容易接受了.?
由此想开去,既然有“除法报价法”,也会有“加法报价法”.有时,怕报高价会吓跑客户,就把价格分解成若干层次渐进提出,使若干次的报价,最后加起来仍等于当初想一次性报出的高价.?
比如:文具商向画家推销一套笔墨纸砚.如果他一次报高价,画家可能根本不买.但文具商可以先报笔价,要价很低;成交之后再谈墨价,要价也不高;待笔、墨卖出之后,接着谈纸价,再谈砚价,抬高价格.画家已经买了笔和墨,自然想“配套成龙”,不忍放弃纸和砚,在谈判中便很难在价格方面做出让步了.?
采用“加法报价法”,卖方依恃的多半是所出售的商品具有系列组合性和配套性.买方一旦买了组件1,就无法割舍组件2和3了.针对这一情况,作为买方,在谈判前就要考虑商品的系列化特点,谈判中及时发现卖方“加法报价”的企图,挫败这种“诱招”.?
一个优秀的推销员,见到顾客时很少直接逼问:“你想出什么价?”相反,他会不动声色地说:“我知道您是个行家,经验丰富,根本不会出20元的价钱,但你也不可能以15元的价钱买到.”这些话似乎是顺口说来,实际上却是报价,片言只语就把价格限制在15至20元的范围之内.这种报价方法,既报高限,又报低限,“抓两头,议中间”,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讨价还价是允许的,但必须在某个范围之内.比如上面这个例子,无形中就将讨价还价的范围规定在15至20元之间了.?
此外,谈判双方有时出于各自的打算,都不先报价,这时,就有必要采取“激将法”让对方先报价.激将的办法有很多,这里仅仅提供一个怪招——故意说错话,以此来套出对方的消息情报.?
假如双方绕来绕去都不肯先报价,这时,你不妨突然说一句:“噢!我知道,你一定是想付30元!”对方此时可能会争辩:“你凭什么这样说?我只愿付2 0元.”他这么一辩解,实际上就先报了价,你尽可以在此基础上讨价还价了.
?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商业谈判中的报价与商品的定价是有些雷同的,从某些方面也可以说,谈判中的报价就是一种变相的商品定价,因此在谈判中的报价技法就可以借鉴一下商品定价的方法与策略.?
怎么理解分解报价的原则
做好现场调查工作。投标前的现场考察是必不可少的。考察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了解当地地方材料(不含甲供材)的价格、材料的来源、运输的路径、运距;附近山头的情况、土石的来源、弃土点的距离;施工水电是否可以在附近租借、管线的长度;临时便道、便桥的情况;施工机具的进场路径等,掌握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投标人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做出的报价性价比才会高,才具有竞争力。分析计算单价和合价。定额的选用要慎重。工程报价时,定额分析选用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到报价高低、投标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应十分慎重。投标者应按照招标文件有关资料,特别是技术规范来选用定额,同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如工程情况、自然气候条件、工人素质、机械水平、工程技术规程、工程监理情况以及其他因素。熟练掌握定额各章节的工作要求及换算方法,对定额的缺项部分,可借用类似项目或用相近项目换算,对无类似项目的可编制补充定。
门窗如何分解报价
门窗的分解报价主要包括门窗框架及玻璃的基础价格、开启扇的额外费用、五金配件费用以及其他附加项费用。
门窗的报价方式多样,但基本遵循按面积计算的原则。首先,门窗框架及玻璃的基础价格是根据门窗的尺寸和所选材料的单价来计算的。这部分价格通常占据了门窗总价的大部分,是消费者在选择门窗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材质、不同品牌的门窗,其单价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铝合金门窗、断桥铝门窗等,其价格区间根据品质等级可分为每平方米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其次,开启扇的额外费用是门窗报价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启扇是指门窗中可以打开的部分,其价格通常是按个计算。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开启扇,其价格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选购门窗时,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开启扇的数量和配置。
五金配件费用也是门窗报价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五金配件包括门锁、合页、把手等,虽然单个配件的价格不高,但数量多且对门窗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选择五金配件时,消费者需要关注其品质和性能,以确保门窗的长期使用效果。
此外,门窗报价还可能包括其他附加项费用,如纱窗费用、转角立柱费用、防水费用、颜色定制费用、吊装搬运费用以及特殊功能费用。这些费用通常是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来计算的,因此,在选购门窗时,消费者需要向商家详细了解这些附加项费用的具体情况,以避免后期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综上所述,门窗的分解报价涉及多个方面,消费者在选择门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以确保选购到性价比高、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