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CIF如何报价
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按CIF术语成交,虽然由卖方安排货物运输和办理货运保险,但卖方并不承担保证把货送到约定目的港的义务,因为CIF是属于装运交货的术语,而不是目的港交货的术语,也就是说CIF不是“到岸价”。
CIF到岸价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装运港被装上承运人船舶时即完成交货。
CIF通常是指FOB+运费+保险费。
C&F(CFR)和CIF不同,C&F:cost and freight,指成本+运费,后面跟目的地港口名称,也就是说运费要算到目的港,责任也止到装货港。
C&F(CFR)通常是指FOB+运费。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但是,在CIF条件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
因此,由卖方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买方应注意到,CIF术语只要求卖方投保最低限度的保险险别。如买方需要更高的保险险别,则需要与卖方明确地达成协议,或者自行作出额外的保险安排。
CIF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买方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
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若当事方不承担装船义务时则应使用CIP术语。
拓展资料:
CIF与CIP的区别
CIP与CIF有相似之处,它们的价格构成中都包括了通常的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而且,按这两种术语成交的合同均属于装运合同。但CIP和CIF术语在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以及卖方承担的责任和费用方面又有其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CIF适用于水上运输,交货地点在装运港,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卖方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并且办理水上运输保险,支付保险费。而CIP术语则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交货地点要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由双方约定,风险是在承运人控制货物时转移,卖方办理的保险,也不仅是水上运输险,还包括各种运输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IF
港杂费怎么算
问题一:物流的港杂费是怎么算的?空运海运港杂费参考三检费(动植检、卫检、法定商检费) 1×40’160元 1×20’80元港杂费、口岸管理费、滞报金、实报实销六.海运进口散货(货流中心)D(市内) 5M3以下货物报关费 200元劳务费 450元运输费 250元 5M3以上货物,每加1M3加收125元。七.海运进口集装箱(货流中心)D(市内)报关费 200元 1X20’运费750元掏箱费650元 1×40’运费950元掏箱费1200元如需铲车每一铲车每个台班350元。八.海运出口货物报关费 200元 1×40’运费2400元 l×20’运费1400元海运费依从中远一号本价,散货按照当时最低海运价。九.包装费:软包装每立方米,650元人民币。木箱包装每立方米(花栏箱)250元1个木箱包装每立方米(板箱)350元1个。十.陆运进口货物(五里店、广安门、北京站)每票报关费200元 100公斤以下货物劳务费85元运输费185元 100公斤以上货物每增加1公斤加收0.45元人民币十一.短途运输及搬家服务每辆2.5T车,每台班运输费350元,每平方米面积搬家劳务费18元,特殊服务面议,服务费协商收取。
问题二:运费和港杂费的区别运费是船公司收的一般是美元,港杂费是码头收的一般是人民币!!
问题三:CIF价中的港杂费的计算?港杂费一般包含在运费里面,一般是基本运费的附加费用,附加费用是船公司为了保持在一定时期内基本费率的稳定,又能正确反映出各港的各种货物的航运成本,班轮公司在基本费率之外,又规定了各种费用。附加费(SURCHARGES)一般包含:(1)燃油附加费(BUNKER SURCHARGE OR BUNKER ADJUSTMENT FACTOR--B.A.F.).在燃油价格突然上涨时加收.(2)货币贬值附加费(DEVALUATION SURCHARGE OR 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C.A.F.).在货币贬值时,船方为实际收入不致减少,按基本运价的一定百分比加收的附加费.(3)转船附加费(TRANSHIPMENT SURCHARGE).凡运往非基本港的货物,需转船运往目的港,船方收取的附加费,其中包括转船费和二程运费.(4)直航附加费(DIRECT ADDITIONAL).当运往非基本港的货物达到一定的货量,船公司可安排直航该港而不转船时所加收的附加费.(5)超重附加费(HEAVY LIFT ADDITIONAL)超长附加费(LONG LENGTH ADDITIONAL)和超大附加费(SURCHARGE OF BULKY CARGO)。当一件货物的毛重或长度或体积超过或达到运价本规定的数值时加收的附加费。(6)港口附加费(PORT ADDITIONAL OR PORT SUECHARGE)。有些港口由于设备条件差或装卸效率低,以及其他原因,船公司加收的附加费。(7)港口拥挤附加费(PORT CONGESTION SURCHARGE)。有些港口由于拥挤,船舶停泊时间增加而加收的附加费。(8)选港附加费(OPTIONAL SURCHARGE)。货方托运时尚不能确定具体卸港,要求在预先提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港口中选择一港卸货,船方加收的附加费。(9)变更卸货港附加费(ALTERNATIONAL OF DESTINATION CHARGE)货主要求改变货物原来规定的港港,在有关当局(如海关)准许,船方又同意的情况下所加收的附加费。(10)绕航附加费(DEVIATION SURCHARGE)。由于正常航道受阻不能通行,船舶必须绕道才能将货物运至目的港时,船方所加收的附加费。
问题四:所谓的港杂费都包括什么港杂费是在港口发生的人民币费用,包括报关、换单、THC,港口费,提重、回空、掏箱等等费用,在通常情况下当然和出口一样是可以包干的,但是进口可能涉及到一些不确定费用,比如说因报关不顺或者其他延迟导致的滞箱费,因海关查验发生的转栈、堆存等费用,这些情况在出口时发生的并不是很多,但是进口常会遇到。恐怕没有哪个货代在报价的时候会把每一单项费用给你列出来,他们只会告诉你,那些费用是包干的,那些费用是机动的。
问题五:整箱的场站费和港杂费怎么算,是按照一票来算还是按照每个小柜来算楼主你好.
这个东西的费率不是所有港口,所有船公司,或者所有代理收取的都一样.
一般港杂费是包干了的.
包括港口费,港建费,保安费,吊柜费,装卸费等费用组成.一般是由港口管理局和码头两方收取.
这个包干费都是由货方负责,而不是由船方,船方有另外的装卸费费贰,那个是按交通部统一费率订的.
都是按大小柜来分别计算,一般大柜是小柜的1.5倍.
问题六:海关付的运费和港杂费应该计入那个会计科目进口时,海关付的运费和港杂费应该计入“原材料”或“库存商品”会计科目。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出口时,海关付的运费和港杂费应该计入“销售费用”会计科目
借:销售费用---运杂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问题七:FOB价格是不是成本价+港口杂费+交易费用+到港口的运费?还包括那些?楼上说的纯属误导?
首先搞懂定义FOB(Free On Board的首字母缩写),也称“离岸价”,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按离岸价进行的交易,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从定义上不难看出装船钱的所有费用都是你出的,说白了,除了海运费和国外的所有费用,国内的费用都是你需要承担的也就是你所说的货物成本+港口杂费(一般港口在2000~3000,少了就是利润)+交易费用+到港口的运费,当然别忘了加上利润,其中报关费和商检费等属于港口杂费,交易费我认为应该是收汇所产生的费用,当然你有美金帐号不想转出来也是不需要的,你首先要找你们当地的或者倾倒的货代,贰他们给你报一个从工厂到青岛的拖车费和青岛当地的操作费,然后就加上工厂成本和利润就OK了
很简单的问题说了这么多,我都感觉有点浪费时间,但是看到楼上的乱说真心不想让其误导您,如果如楼上所说应该是出厂价,即EXW,不懂得多看看相关外贸术语,很快就会上手的
加油,坚持就是胜利!!!
问题八:集装箱和散货出口港建费和港杂费有什么不同交通部有明文规定,不同货物的港建港杂费有个明确列表,自己找一下吧。
不过有的公司可以申请码头打折。
问题九:20尺柜和40尺柜一起报关港杂费怎么收如果是出口报关的话,20尺费用:报关费+港建费100,40尺费用:报关费+港建费150,报关费具体看代理公司怎么收费,一般在300-350元左右。
问题十:货代和船公司的海运费和港杂费都要加收6%的增值税合法吗?不合法。8月1日起,全国实行营改增,只是税法发生变化,原来的偿内税变为价外税,纳税人收取的价税合计不变,对本环节纳税人来说,税负变化不大,是将原来收取的费用除以(1+税率),计算出不含税价格征税。
在1993年实施增值税时,国务院明确通知,严禁借税改之机,擅自加价。
营改增不是在原来价格基础上另外加税。
什么是CIF价格
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其原文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insert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按CIF术语成交,虽然由卖方安排货物运输和办理货运保险,但卖方并不承担保证把货送到约定目的港的义务,因为CIF是属于装运交货的术语,而不是目的港交货的术语,也就是说CIF不是“到岸价”。
CIF到岸价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是指在装运港被装上承运人船舶时即完成交货。
CIF通常是指FOB+运费+保险费。
C&F(CFR)和CIF不同,C&F:cost and freight,指成本+运费,后面跟目的地港口名称,也就是说运费要算到目的港,责任也止到装货港。
C&F(CFR)通常是指FOB+运费。卖方必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和费用,但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由于各种事件造成的任何额外费用即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但是,在CIF条件下,卖方还必须办理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风险的海运保险。
因此,由卖方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买方应注意到,CIF术语只要求卖方投保最低限度的保险险别。如买方需要更高的保险险别,则需要与卖方明确地达成协议,或者自行作出额外的保险安排。
CIF术语要求卖方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买方办理货物进口清关手续。
该术语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若当事方不承担装船义务时则应使用CIP术语。
拓展资料:
CIF与CIP的区别
CIP与CIF有相似之处,它们的价格构成中都包括了通常的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而且,按这两种术语成交的合同均属于装运合同。但CIP和CIF术语在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以及卖方承担的责任和费用方面又有其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CIF适用于水上运输,交货地点在装运港,风险划分以装运港船舷为界,卖方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并且办理水上运输保险,支付保险费。而CIP术语则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交货地点要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由双方约定,风险是在承运人控制货物时转移,卖方办理的保险,也不仅是水上运输险,还包括各种运输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