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灵人的困境——菲亚特在中国的坎坷之路
为什么菲亚特在中国走不下去了?
菲亚特在中国的第二回合又败了,虽然没有官宣,但唯一车型菲翔(包括其两厢版致悦)从去年开始就销声匿迹了,更没有任何推出国六车型的迹象。至于没有官宣的原因,抛开面子原因,广汽FCA下的Jeep还活着,虽然也卖得不好但尚且能撑一阵子。但不管怎么说,菲亚特应该又要告别中国市场了。
菲亚特这个品牌第一次为国人所熟知大概是从126p开始的。这车1972年发布,0.7升两缸引擎(现在你去意大利租Fiat500的0.9柴油版也是两缸的),改革开放后80年代从波兰以易货的方式进口了一批波兰组装的126p。当年中国人民对家用车的概念几乎没有,不到万元的126p一下子成为了很多万元户和出租司机的首选。
到90年代早期,菲亚特另一款车型Uno乌诺又映入了我国人民的视野,同样是进口两厢小车。被引入的大部分版本是1.3升汽油手动挡,同时还在东南沿海有少量以"特殊方式"进口组装的贴牌货存在。在我小时候,126p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但乌诺我是确确实实坐过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百叶窗式开启的天窗,感觉肥肠高级。
在那个汽车市场尚不成熟的年代,126p和乌诺这两款车卖的都不错。但同样是因为市场太不成熟,以至于车企随便拿进来一款车就能卖钱。而菲亚特首次出口中国的成功,我觉得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便宜。
下面是1997年1月的汽车报价,乌诺11.48万,什么概念呢,比捷达和富康都便宜,比乌诺更便宜的轿车是夏利......
其实早在1986年,依维柯被南汽技术引进到中国开始组装,也是菲亚特在某种意义上的首次官方进军中国,因为依维柯在当时是菲亚特的全资子公司。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菲亚特集团,下面这张图就是菲亚特集团的全部品牌,依次是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菲亚特商用车、阿巴斯、玛莎拉蒂、法拉利和各种依维柯。
从1996年,南汽正式引进第二代Daily得意开始生产,一度成为国内轻客领域的销量冠军并续命至今。其实普通客货运版2018年已停产,但第二代得意的军版衍生车型2045/2046还在排产,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上图这种带拉花的相对早期的依维柯得意,更早期是是引擎盖上有三色彩条的。这张图是2007年还在上小学的我拍的,那时候的得意还是短途客运的主力。(为什么前挡玻璃都没了还要去拉客)
说回菲亚特的乘用车。正是因为南汽依维柯的成功,在我国乘用车市场高速扩张的世纪之交,菲亚特国产的计划提上了议程。南京菲亚特99年成立,02年首款车型Palio派力奥上市。初期搭载魔改自西雅特的1.5汽油机,八万多起售。这台发动机来自于更早的南汽英格尔,这是南京汽车工业的另一段历史,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一下。后续追加的这台标称1.3升其实只有1242cc的发动机据说是意大利进口的,于是乎国内的派力奥系列的1.3版本是比1.5版本卖得更贵的......
在2002年,这类"精品"小车市场竞争非常不激烈,所谓"精品"是指比夏利这种车高级,同级别只有当时的四眼Polo和别克赛欧,所以在头两年南京菲亚特还是过得比较滋润。
很快,同平台的三厢版西耶那和旅行版周末风也相继推出。
其实派力奥系列的三款车型是国内为数不多把同款车型掀背、三厢、旅行同时引入国内的(178平台还差一个皮卡就齐活了,而这个派力奥皮卡多年之后在众泰被试制过),尤其是周末风这个小wagon,我还挺喜欢的...
但派力奥系列的来头,是菲亚特1996年在巴西率先推出的178平台的车型,官方曾明确表示这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推出的世界车型,主要在南美、非洲、土耳其、印度等国家生产。而派力奥跟上面提到过的乌诺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也就是说,这是一款拿老架构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打造的新车型。
但在那个国外车型迅速涌入中国市场的十年,南京菲亚特很快就遇到了困境。到06、07年,中国消费者开始不买账了,毕竟卖车也不能天天拿血统来说事。随着雨燕、飞度等有竞争力的新车型相继登场,派力奥这种设计语言非常90年代的车渐渐丧失了竞争力。
意大利佬在中国是有多么想不开呢?他们小看了市场潜力巨大的的中国市场,在最需要新车型救场的时候选择了拿西耶那魔改,于是在2006年,派朗这款车上市了。这车有多失败呢,我一次都没有见过。号称是全新引擎的1.7升自吸只有可怜的95匹马力。在一年之后,南汽菲亚特凉了。
是意方还是中方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果菲亚特早两年拿进新车型进来,或许死的不会那么难看。在2007年南汽与菲亚特决裂前夕,坊间有三个传闻。一是菲亚特要跟南汽分手之后与奇瑞二度合资,二是菲亚特想把阿尔法罗密欧品牌引入国内生产,三是菲亚特想引进一款叫D200的新车型。传言已经被事实证明,但这个D200是什么车呢?
就是这货,第一代后期款Doblo多宝,一辆非常纯正的欧洲货Van。这车当年已经在国内车展登场并且在南京菲亚特长期试制了,但南京菲亚特还是在2007年寿终正寝。还好凉了,不然多宝进来也是死...
至于多年之后众泰购买了菲亚特178平台让派力奥和西耶那还魂这件事我就不说了,太狗血了,下面这个是众泰Z200,开始大肆山寨之前的众泰是靠到处买生产线造车的。
在广汽菲亚特的菲翔2012年在国内上市之前,菲亚特又向中国进口了一些车型。分别是08年售价高达14万的1.4升自吸A0级两箱小车Punto朋多、纯正亚平宁血统的A级车Bravo博悦(下图)和Linea领雅、11年引进的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的菲亚特500以及12年进来的道奇酷威换标的菲跃。
其实博悦是那个年代难得的有趣小车,国内20万起售,1.4t/150ps的机器,主力车型是6速手动,原厂8.x秒破百。高中时代我有一次在北京坐uber坐到了一次,司机听说我知道这是什么车后非常激动,在深夜的三环路上开始一顿猛操作试图告诉我这车有多么多么棒。只记得底盘很硬很韧,是想象中欧洲车的feel,但一直没有机会去开。
而菲亚特500就更不用多说了,经典的意大利小车,也是我很喜欢的车型之一。但在国内市场来说,500注定只是是少数人的玩具。其实我最不理解的是Freemont菲跃,一台墨西哥产的菲亚特。
如果你知道道奇JCUV酷威(北美叫Journey)这款车,你一定会非常熟悉,是的,它们是同一款车,但以不同品牌的形象在国内同时销售。众所周知,车企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深耕数年,品牌形象和车型定位是两大关键。菲跃其实是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全球布局的产品之一,因为欧洲人不怎么待见道奇这个品牌,所以这车就以菲亚特的身份试图在欧洲分一杯羹(虽然卖的也不咋地)。下图为国内尾期款道奇酷威。我有幸体验过2.4的酷威,我觉得这是个垃圾,当年第一位"汉兰达最强劲的对手"。
而在澳洲、巴西市场,菲亚特菲跃和道奇酷威是同时销售的,但酷威主要销售3.6V6版本打高端,而菲跃销售2.0T菲亚特柴油机和一台老旧的2.4四缸自吸,错位销售。然而在中国,这一切都乱套了,两款车定位高度重合,同时提供2.4和3.6的车型,菲亚特的2.0MultijetII柴油机没有出现在菲跃身上反而出现在了酷威身上。
菲跃进口中国后不久,广汽菲亚特的菲翔就诞生了,依然是道奇的换标车型,下面这个是菲翔的美洲兄弟道奇Dart。
菲翔在国内也是没有什么竞争力,来自菲亚特的1.4T发动机配干式双离合,可靠性堪忧,发动机变速箱标定的也不怎么样。我没开过菲翔,但是我开过发动机变速箱跟它同源的吉普指南者1.4T,那车的双离合宛如灾难,云一下我觉得菲翔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至此,菲亚特这个品牌在中国的脉络就结束了,而广大汽车爱好者也并不感到惋惜,只有国内的菲亚特用户因为售后和二手残值而发愁。但菲亚特其实不是一个造烂车的品牌。
这是我今年在土耳其自驾时开的菲亚特Egea,1.3T柴油+5速手动,95匹马力200牛米扭矩。定位类似于标志301。2015年底在土耳其发布,是一个没有那么重"第三世界国家味"的针对土耳其和非洲等市场的车型,随后以Tipo的名字返销欧洲市场。这个"Eazy"版的最低配在土耳其的落地价是13.5万里拉,今天汇率约合人民币15.9万。
我租的这台1.3T手动挡属于中间价位的动力总成,往下是1.4升自吸汽油,上面还有1.6T柴油机。得益于深耕欧洲小车市场多年,菲亚特的柴油机是很出色的。这台Egea在怠速及日常驾驶中完全没有印象中廉价柴油车的抖动,柴油机强大的低扭会给长期开汽油车的人感觉这车动力很充沛,但0-100kph需要11.8秒。
当时沿着地中海的山路上,把车推到极限,伴随着涡轮的啸叫,我努力回忆大众捷达的驾驶感受。如果Egea引入国内,那么它们将会是直接竞争对手,但是我完全想不起来。虽然动力弱鸡,但Egea的底盘甚至比国内的主流A级车比如卡罗拉还要棒,你是能感受到人与车那种直接的沟通的,而不是捷达那种缥缈的感觉。
小车、柴油机、手动挡、山路,这才应该是菲亚特的意义所在。在土耳其,得益于市场需求和很早就与tofas合资开拓市场,菲亚特经常占据销量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而面对中国市场,铃木就像菲亚特的难兄难弟。这俩品牌都有自己的好车,但都是小车,正与中国市场的需求背道而驰。我们不应该以此就说中国人不懂车之类的话,毕竟市场才是真正的战场。没有大车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也没有迎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中国不适合菲亚特。
还有一个很玄学的东西,绝大多数在中国合资之后混得好且活到现在的车企,都是先造B级轿车,而菲亚特压根就没有自己的B级轿车......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Google和汽车之家,如侵
如有错误,欢迎大家指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求一款车型
明白了。
菲亚特
菲亚特(FIAT,NYSE:FIA,台湾作飞雅特,港澳作快意,马新作飞霞),是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1899年,总部位于意大利北部之都灵。菲亚特旗下的著名品牌包括: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法拉利也是菲亚特的下属公司,但它是独立运作的。
“菲亚特”是菲亚特汽车公司产品覆盖面最广的品牌,目前主要产品:
城市轿车:500,Panda(熊猫)
小型轿车:PuntoEVO(鹏托)、Linea(领雅)、Sedici(赛帝奇)
紧凑型轿车:Bravo(博悦)、Viaggio(菲翔)
中型轿车:Coroma(克罗马)
运动型多功能车:Freemont(菲跃)
多功能货车:Multipla(多能),Qubo(库伯)、Doblo(多宝)
厢式车:Ulysse(优力赛)、Scudo(斯库多)
意大利的汽车品牌有哪些
意大利是跑车的发源地,其中很多大家心目中的豪车都来源于意大利
1、蓝旗亚
总部设在意大利工业城市都灵,比较著名的车型有Y型(Ypsilon)车和卡帕(Kappa)车等。
2、阿尔法罗密欧
阿尔法罗密欧最早的成名之作,当属Alfa的型号为24HP的装备直列4缸铸铁引擎的车型。凭借自己独具魅力的设计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打造出新的147、GTA和Spider等,都是数一数二的精品。
3、玛莎拉蒂
4、菲亚特,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
5、帕加尼__Huayra,“帕格尼—风之子”是由意大利著名车厂Pagani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全球限量出售,中国仅此一台
6、兰博基尼 __速度与激情
7、法拉利最闻名的赛车和运动跑车的生产厂家
这么多款跑车哪个是你的最爱?
意大利的汽车设计闻名世界,造型时尚超前,其设计理念领先世界,很多意大利汽车设计师也享誉汽车界,带来了很多很牛的汽车作品,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国内某某汽车厂聘用了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师,某某款汽车由意大利某某大师领先设计等等,而且,据我所知,国内有些车企会在意大利的都灵,也就是菲亚特的总部所在的城市设立设计部门。
但是意大利的汽车制造商却只有一家,那就是菲亚特集团。国内耳熟能详的菲亚特、克莱斯勒(与美国政府共同拥有,美国持51%股份)、Jeep(属于克莱斯勒)、道奇、法拉利、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蓝旗亚、道奇RAM、SRT、ABARTH、纽荷兰、FIAT PROFESSIONAL等汽车品牌,都是菲亚特旗下的汽车品牌。兰博基尼也曾经属于过菲亚特集团,但是兰博基尼命运多舛,被几度易主,现在的东家是德国大众,兰博基尼现在被奥迪管理。
意大利的汽车给人的印象是时尚,潮流,前沿的设计理念,高昂的价格使得意大利的汽车并不那么亲民。
在中国这个汽车大市场的诱惑下,这些豪华的意大利车企也逐渐走进国内市场,当然也包括菲亚特,1999年,南京菲亚特成立,菲亚特汽车公司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2007年合作终止。后来菲亚特与广汽合资建立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生产菲亚特和JEEP的车型。最近又传出说阿尔法罗密欧来中国销售了,不知道能不能大卖。
菲亚特,玛莎拉蒂?
1、玛莎拉蒂(Maserati),成立于1914年,公司总部现设于摩德纳;
2、蓝旗亚,有着超过60年的历史;
3、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创建于1910年,总部设在米兰。1986年公司被菲亚特收购;
4、菲亚特(FIAT),1899年在意大利都灵创立。上面的玛莎拉蒂、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均为旗下或被收购品牌;
5、法拉利(Ferrari),由赛车运动员又有艺术家之称的恩佐法拉利创建于1929年;
6、兰博基尼(Lamborghini),1963年由费鲁齐欧·兰博基尼创立;
7、帕加尼(Pagani Automobili S.p.A.),1982年帕加尼创立。
以上。
国产汽车最近这几年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自主汽车品牌在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国产车外观内饰设计的潮流时尚化,车型车系的多元化,不仅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选择,逐渐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也不断开阔着国际市场!
当你还在感叹沃尔沃已经是吉利的,SUV销量王被长城牢牢占据,比亚迪的一辆大巴400万卖欧洲,江淮的卡车源源销往世界各地,曾有车友几年前就在迪拜的街头拍到奇瑞QQ。
最近有网友在意大利的米兰随手拍了几张国产车,说实话此情此景心中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意大利可是除了足球啤酒就是汽车,米兰更是时尚之都艺术之城,国产车有一席生存之地实属不易!
没错是众泰,众泰旗下的微型电动车知豆,外观酷似奔驰的smart,其实众泰这款车早在上市不久就是出口意大利,而目前意大利的很多城市都有这款车,主要是作为汽车租赁使用,众泰知豆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很少见,一线城市特别是限牌城市受欢迎程度还是可以的,因为新能源汽车可以省去牌照麻烦,对于欧洲发达城市来说这款车小和环保更是他们所看重的!
当我们国内大多数还是嘲笑众泰的山寨模仿之路之时,不知道的是众泰的新能源一直在悄悄的发展,旗下也有很多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就有好几个款式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这款车目前国内是停售了,但还能在国际性大都市米兰的街头见到可见实属不易,偶遇也好,巧合也罢,这些不是主要的,请看下面这款.
长城汽车的风骏3皮卡,都说欧美的皮卡很受欢迎,长城早些年就是造皮卡的,无奈因为多重因素,旗下的H6一举成名!米兰街头的这款风骏3是后备箱加了斜盖,说实话单纯就这外观样式看起来臃肿不协调,看来艺术的殿堂追求的风格也别具一格,而这款车当时国内售价10万元左右,即使出口欧洲相对而言也是十分的便宜,玩艺术的世界同样要吃饭,实用性才是关键!
都说国内SUV卖疯了,其实数据显示全球的SUV都很受欢迎,而欧洲的中小型SUV更受青睐!这款是长城的哈弗h5欧风版,国内报价9.5万到16.5万,比起他的小弟H6是名不见经传,但专门针对欧洲市场的销量,作为国产SUV也是可圈可点!一款中型SUV高配带有涡轮增压和智能四驱配备差速锁,越野性能和通过性都是不错的一款车。作为喜欢享受和玩车的欧洲性价比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可否认不能以偏概全,但能在世界性都市街头见到国产车,也说明中国造汽车越来越被世界认可!但是国内提起国产车,车友还是爱恨交加,毕竟顶级豪车甚至中端以上的市场都是合资进口的天下,无法比拟的汽车文化与内涵国产也只能望其项背,而且国产目前没有一款真正量产的跑车!但是相信随着国内汽车的发展和成长成熟,会有更多的品牌走向世界各地的街头直至遍地开花,这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