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手机温度不超过多少度
每个原件的温度会有所差异,下面将按各个原件进行分类介绍:
1、屏幕(液晶屏)
液晶屏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在-20~70摄氏度之间,但是一旦温度降低到零度以下,液晶屏工作从亮度和相应时间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PS:一般的智能手机,一旦温度降到零下10度,手机的屏幕就开始变暗,进入低电量状态;到了-20度几乎都不能开机了,-30度屏幕和电池都会不可用。
2、手机CPU温度
一般情况下,CPU温度控制应不超过室温30度以上,也就是说室温是20度,CPU温度控制在不超过50度为宜。CPU工作温度范围可以在25-75度,过高会重新启动或死机,60度的温度就有些高,温度在50度以下比较合适。
3、手机外围电路温度
手机的外围电路,就是除去CPU剩下的电路!电容的温度在于-10—65度之间!晶体管(三极管二极管)一般就是不要超过70度为好。
4、锂电池
智能手机都使用的锂电池,它的正常工作温度是0~40摄氏度,极限也就是-20~70摄氏度。由于锂电池使用的是电解液,一些溶剂低温性能较差,高温还会导致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所以,智能手机是一个比较娇气的设备,怕冷又怕热,所以还是要在适合的温度下使用,以保证它们的正常工作。建议锂电池最好工作在0~40度之间。
总的来说,手机的总体温度不要超过50度为易!因为热量是由内向外传递的,所以手机的PCB板温度要比我们感觉到的温度高3-5度,当我们感知到手机外壳非常烫手的时候,此时手机内芯片的温度更高,此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结束后台程序,禁用没用进程。
vivo手机能测温度吗
可以,测温度步骤如下:
工具/原料:vivoX50、OriginOSV2001A、管家v8.3.4.0。
1、首先可以打开手机“管家”。或者将温度计的探头放置在手机的表面,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值。
2、然后点击右下角“实用工具”。或者红外线测温仪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来确定温度。将红外线测温仪对准手机表面,观察测温仪上显示的温度值。
3、然后打开“手机降温”,开始“检测手机温度”。
4、最后手机温度检测正常,那就没问题。如果显示温度过高,可以点击“一键降温”,给手机降温。
手机测温度原理:
手机CPU的温度是通过手机内部的传感器来检测的。这些传感器通常位于CPU的近旁,并通过测量CPU芯片的温度来估算整个CPU的温度。当CPU处于运行状态时,它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被CPU的散热器所吸收,并通过手机外壳的散热片散热到空气中。
如果CPU的温度过高,手机的软件会自动将CPU降频(即降低CPU的运行频率),以降低热量的产生。这样可以防止CPU过热,保护手机的硬件。
一般来说,手机CPU的温度应保持在35-70°C之间。如果CPU的温度超过了这个范围,手机软件可能会关闭一些应用程序来降低CPU的负荷,以防止CPU过热。
除了CPU的温度,手机还有其他的组件也会产生热量,例如GPU(图形处理器)和电池。因此,手机内部还有其他的温度传感器来监测这些组件的温度。
vivo手机温度过高怎么解除
若设备提示“温度过高”,此为高温保护功能,不可以取消,主要是为了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升温,建议您先让温度降下来,再使用设备。
设备发热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各类电子元件运行发热、外部环境温度高、应用程序功耗大、大电流充电发热等。此外,不同机型的发热程度不同,主要是由于硬件配置、散热设计、使用场景等因素的不同导致的。
手机内部热量主要通过机身向外传导散热,因此握持设备会感知到温度升高,尤其在炎热的夏天,环境温度能达到30℃以上,手机散热较慢,工作温度极其容易超过人体体温37℃,热感就会更加明显。手机内置有智能温控调节功能和高温保护功能,确保使用安全。
当设备发热时,可以通过自助检测的方式来进行检测和降温。可以在桌面打开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检测>充电、耗电与发热>发热或桌面打开vivo官网APP>我的>岁巧(售后服务)检测助手>充电、耗电与发热>发热检测设备的发热情况,并按照指引对设备进行降温。
一、设备日常使用发热通用缓解方法:
1、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在高温或阳光直射环境,因环境温度较高,手机散热会变慢。
2、适当调整系统和应用设置:根据自身需求适当调低系统和应用设置(亮度、帧率、分辨率等);
3、手机降温&清理后台:进入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降温>一键降温,经常进入手机后台,点击“X”一键加速清理后台程序;
4、充电时尽量避免使用设备:手机充电存在能量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会产生一定热量,闪充机型充电功率较大,州拆发热量会更高一些,充电期间使用设备会增加运行功耗,导致热量增加;
5、使用原装充电器数据线:非原装充电器和数据线可能与手机不兼容,不能保证充电时电流的稳定性,可能会引起发热。
6、高功耗场景适当休息:玩游戏、刷短视频、直播等场景,处理器、屏幕、WiFi等功能持续运行,会产生一定热量,且手掌长时间握持设备,机身表面散热不佳,合理调整游戏时间,可以减少设备发热,刷短视频等场景可搭配支架,更有利机身散热;
7、正确选用保乎迹键护壳:选择轻薄易透气的保护壳(如原装保护壳),尽量避免选择不易散热的保护壳。在使用重载场景时,可以借助散热背夹、风扇等设备辅助散热。
二、常见的发热场景和缓解办法:
1、充电时发热:手机充电存在能量转换过程,在此期间会产生一定热量,闪充机型充电功率较大,在缩短充电时长的同时,发热量也会更高一些。同时,前台应用也会叠加发热量,使得发热加剧,这是常见的发热现象。
充电时发热缓解办法:
1)尽量避免边充电边使用设备;
2)使用标配充电器和数据线充电;
3)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散热环境,避免异物覆盖和阳光直射设备;
4) i管家一键降温:打开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降温>一键降温;
5)关闭网络加速:进入设置>WLAN>网络助理,关闭“数据网络加速”;
2、玩游戏发热:设备运行游戏时,机身内处理器高速运行,屏幕、扬声器、WiFi等器件协同工作,数据处理量较大,功耗相对较高,导致明显的发热情况。另外,如果开启了Monster/BOOST模式,系统会处于高性能模式运行,耗电量和温度会大幅增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考使用建议调整相关设置。
玩游戏发热缓解办法:
1)关闭网络加速:进入设置>WLAN>网络助理关闭“数据网络加速”。
2)尽量避免充电时玩游戏。
3)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散热环境,避免异物覆盖和阳光直射设备。
4)根据自身需求调节系统和应用设置。
●进入游戏魔盒选择均衡模式/省电模式,游戏界面>侧边滑出游戏侧边栏>性能面板>选择均衡模式/省电模式;
●降低外放音量或使用耳机;
●游戏设置中适当降低游戏特效/分辨率/游戏帧率/画质等;
●清理后台程序:进入游戏前,打开i管家>实用工具>手机降温>一键降温。
5)借助散热背夹辅助散热。
3、看视频或直播发热:播放视频或观看直播时,屏幕长期处于亮屏状态,机身内处理器、扬声器、WiFi等器件长期工作状态,电量消耗和发热量较大,如果使用移动网络数据,设备发热会更加明显,这是常见的发热现象。另外,三方应用的新功能和新特性也可能会导致功耗增加,从而加剧发热。
看视频或直播发热缓解办法:
1)系统和应用新版本会持续优化使用体验,请保持最新版本使用;
2)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散热环境,避免异物覆盖和阳光直射设备;
3)关闭网络加速:进入设置>WLAN>网络助理关闭“数据网络加速”;
4)尽量避免边充电边看视频;
5)取下保护壳,使用支架或散热背夹辅助散热。
4、升级后发热:系统升级完成后,手机中的各种应用和系统资源会有一系列优化处理的过程,一般会持续几个小时,在此期间会增加一部分功耗,同时会伴随一定的热量,优化完成后会自动恢复,请不要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