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锤子手机销量不高,发布会却有这么高的关注度
主要还是罗永浩本人的个人魅力,确切的说,是他的吹牛功夫。
一张嘴帮锤子科技一年节省几千万营销预算呢。吹牛也是讲层次的,单纯的吹牛容易惹人反感,因为大家已经看过太多简单低级的江湖吹牛人士了。如果在普通吹牛的基础上,再网上吹一层。我不知道罗永浩本人是不是学过一些戏剧理论,还是天生就是个“戏精”。他的吹牛文案不是单纯的吹牛,会包含一些喜剧转折在里面,和机场书店那些单纯吹牛的江湖术士还是有区别。
至少显得逼格更高一些。而且戏剧化的转折也自带幽默效果。我们来看一些罗永浩的言论:"卖出去的产品要做好售后服务,这是做企业的基本原则,但卖东西的时候我们不会刻意讨好或迎合各种脑子不好的消费者,好东西牛逼哄哄的摆在那里,你爱买不买。"(普通的吹牛也就吹到自己产品牛逼的层面,罗永浩在此基础上加上一层“爱买不买”的态度,就更具戏剧化,更有逼格)
“把车停到公司楼下,我摸了摸,给同事买的几盒炒面依然滚烫。去时的大雪完全停了,我打开天窗,车顶残留的雪落了我一头,能看到很多星星,凉凉的空气好得不像话,喇叭里的音乐也从重金属变成了钢琴曲…突然我就伤感起来了:你只是勤奋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结果很多你的同行就要倒闭了…生命真残酷啊。”(这是罗永浩管用招式,前面大段的叙事铺垫,让人找不着北,最后来一个吹牛转折)
今天大家没太多事儿,还不到半夜十二点,就早早下班了。我一个人看着平庸的空办公室(租下来后没顾上重新装修),随手拍了张照片......后代的人们看到这张照片可能很难相信,一个改变世界的传奇科技公司竟然不是诞生在一个屌屌的车库,而是在这么一个除了异常整洁,哪儿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写字间里。”(技巧和上面类似,大段生活铺陈加上吹牛转折。)这样的技巧其实大家也可以学着用。
比如你开了一家面馆,如果拉个横幅出来,说自己“本面馆味道超级好吃,这条街绝对是第一!”
会显得有些苍白,毕竟这种自吹自擂的话大家看太多了。但你如果能用上罗永浩的转折技巧,就会生动很多,相应的转化率可能也会提高一些。
比如改成“大家可以去其他面馆尝试一下,他们正为争第二打得头破血流。”
另外,这样的素材还可以有一些其他用途,可以拍成小视频上抖音引流,鼓励食客发朋友圈帮你传播。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吴寒笛可爱多”
为什么身边没人用锤子手机,罗永浩还说锤子销量
锤子手机在手机圈、科技圈、IT圈名号都很响,罗永浩的大名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为什么身边苹果、小米、魅族、华为很多,却很少能看到锤子手机呢?
小编总结为这几大原因。
一、名字
没错,锤子手机销量不佳,“锤子手机”这四个字难逃其责。
“锤子手机”本身给人一种土气、山寨之感,在四川、重庆、贵州一带的口语中,锤子根本就是个贬义词,比如“你搞锤子”,基本就是骂人的语气。
很多消费者也许看到图片感觉还不错,但一听名字,“锤子”?那还买锤子!
二、设计
罗永浩最初营销锤子手机时,大力宣扬其“工匠精神”,拍摄了一系列情怀满满的工作照。
对于这种情怀,大家还是认可的,锤子T1、T2的做工也的确没让大家失望,很扎实也很漂亮。
但是好景不长,老罗在产品销量不佳后,迅速向市场妥协,做出了2016年最山寨的M1、M1L:
正面极像iPhone,背面是魅族N年前的设计,这样的手机,就算买了,都不好意思拿出来。
不仅是设计,新产品的后背材质选用了塑料,也是一大败笔。
三、性价比
也有很多人不太在意手机颜值,只看中性能,但为什么还是没有选择锤子?
因为锤子手机的配置总是比其他厂家慢半拍。
老罗喜欢喷别人的做工,赞扬自己的细节,但是在配置上总是跟不上时代,每次都被小米、华为等完爆。
配置不如人家,价格还更高,谁还会问津?
四、系统
很多人对手机系统的第一印象就是桌面漂不漂亮,但锤子桌面压根和“漂亮”无关。
九宫格?对不起这是老人机吗?瞬间回到了诺基亚功能机时代有没有。
有人说锤子系统流畅、易用,问题是现在哪个系统不流畅不易用?
锤子系统很特立独行,但是注定了它只会是小众产品。
五、罗永浩
罗永浩本身的自媒体号召力非常强大,这也是他最初敢试水做手机的动力之一。
但他没有输在营销能力,而是营销策略。
罗永浩的营销能力是很强的,这点大家有目共睹,最初对锤子手机的推广做得极为出彩,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眼球,可谓关注度满满。
但罗永浩无法管好自己的嘴,以前在自媒体喷习惯了,成立公司后,依然以一个老板的身份到处开炮,这无疑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靠嘴炮博取眼球,追究不是长久之计。
况且你到处开炮,自己的产品又没那么惊艳,不尴尬吗?
配置可以更新,设计可以完善,价格可以调整,但罗永浩本身的心态才是决定锤子手机前途的关键。
商业终究要面对现实,而不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