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说罗永浩的锤子手机注定会失败
营销在企业的位置高于产品,折射出企业功利心态强烈,总想挣快钱,总想产品一上市就赚个盆满钵满;对产品和技术不重视抑或投入力度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制造”长期无法与国际品牌形成“对称型”竞争,不得不走低价路线。 7月20日,锤子科技官方微博写道:“过去的十来天,可能是锤子科技创立以来最艰难的十来天,我们的产能比计划中的最坏结果还要差。”背景是,前不久锤子手机被曝出“屏幕边框碎裂、漏光、摄像头内有污迹、前置摄像头位置不正、实体按键塌陷或窜键、后盖前后厚度不一致”等诸多产品缺陷。媒体指向锤子产品缺陷,而锤子官微的回应却是产能不足。显然,牛嘴不对马尾的“老实交代”意在转移公众视线。而此前,锤子手机以“全世界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自居。令人哭笑不得的还有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称,锤子计划“将返厂的问题手机翻新后打折销售”,这意味着,消费者未来买到的打折锤子手机可能是翻新产品。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人给出建议:老罗应该用当年砸西门子冰箱的那把锤子,把这一堆锤子手机统统砸掉。事实上,早在5月份锤子手机上市之初,新华网等官媒即撰文批评锤子乃至小米,“除了拿来主义,完全没有自己的东西”。锤子手机上市前,罗永浩显然认识到了产品的重要性,刻意向公众传递他“工匠精神”的形象——那个夕阳下孜孜不倦的工匠(实际是罗永浩本人)身影,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工匠精神”的本质,乃是产品至上,与空调大佬董明珠倡导的“工业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遗憾的是,老罗的“工匠精神”看起来更像一个秀场,本质上是老罗营销策略的另类表达。换言之,“工匠精神”是假,营销宣传是真,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一款历时两年打造的产品,怎么会轻易曝露出如此之多的低级缺陷。事实也是如此,在过去的两年里,“罗式营销”一刻也没有闲着,最有趣的是其2012年4月29日发布的一条微博,称“我们推出第一款机器后,你们的余生再也不用买手机了,我免费送到你再也不需要联系任何活着的人为止”。显然,老罗没有一门心思致力于他的第一款产品。当然,现在得出“锤子已经失败”的结论为时尚早,但至少它的开头并不成功。依据“首因效应”的说法,锤子随后将不得不花巨大的精力、财力用于矫正人们对它的看法。有人说老罗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情怀,这个说法当然浪漫。问题是,花3000块钱买一个情怀,比上网下载一部励志片更划算吗?我这么不厌其烦地讲述罗永浩及其锤子手机的故事,意在说明一个至简的道理:企业经营产品第一,营销第二。时至今日,中国大多数企业仍属于“营销主导”型企业,而非“技术主导”型企业。营销在企业的位置高于产品,折射出企业功利心态强烈,总想挣快钱,总想产品一上市就赚个盆满钵满;对产品和技术不重视抑或投入力度不足,直接导致“中国制造”长期无法与国际品牌形成“对称型”竞争,不得不走低价路线。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企业弥漫着营销崇拜心态,不怕产品不如人,就怕营销力度小。这种观念到了必须扔进太平洋的时候。一则中国消费者购买力已与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看看豪华汽车、奢侈品在中国大行其道即知。二则站在社会效益角度看,以低质、低价产品冲销量、上规模,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低端产品买时便宜,实际使用时能耗高、寿命短、消费者体验差。产品和营销的关系是,产品是本,营销是末,本末不可倒置。因此,中国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国际企业思维,放弃低端竞争,转向精品战略,用好产品赢得市场而不是用低价格冲击市场;踏踏实实做产品,一心一意搞研发,不玩花架子,更不能把消费者当傻瓜。无论什么时候消费者购买的都是你的产品,而非你的广告或情怀,没有优秀的产品就不可能有预期的市场。如果这个道理都不能明白,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二是没有能力做好产品。罗永浩的问题,就在于他以为自己能改变这个规则。
锤子手机为什么不会成功
锤子不成功才是必然,T1出来时候我就觉得药丸,只是没想到后续还有那么多人尤其是成都政府给他投资。。。但现在还是药丸。手机好歹是个电子产品,也算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了,不是谁都能干的。相声演员王自健也想做,后来还是溜了。他起码是年过大学当过白领的人,也不算没见过世面,所以最后还是知难而退了。
老罗则典型的无知者无畏,如果不是无知者无畏的话,那就是不怀好意初心就是坏的
锤子可以说在各方面都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拿来当做“为什么不成功”的例子,如果不讨论他初心好坏的话,就看企业和产品以及宣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三方面,一是罗永浩是个能力不足的外行,二是罗永浩的营销路子太邪,三是产品确实不行。
搜狐网
多云/ 22°

怪不得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发朋友圈了,原来都在玩Soul
广告
锤子手机为什么不成功?

品牌咨询那些事儿
2019-01-26
订阅

作者:弯刀先生
“有的创业者,一开始就是不怀好意的,有的所谓企业家,从未想过去做好一个企业”
锤子不成功才是必然,T1出来时候我就觉得药丸,只是没想到后续还有那么多人尤其是成都政府给他投资。。。但现在还是药丸。手机好歹是个电子产品,也算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了,不是谁都能干的。相声演员王自健也想做,后来还是溜了。他起码是年过大学当过白领的人,也不算没见过世面,所以最后还是知难而退了。
老罗则典型的无知者无畏,如果不是无知者无畏的话,那就是不怀好意初心就是坏的
锤子可以说在各方面都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拿来当做“为什么不成功”的例子,如果不讨论他初心好坏的话,就看企业和产品以及宣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三方面,一是罗永浩是个能力不足的外行,二是罗永浩的营销路子太邪,三是产品确实不行。

一、罗永浩能力不足,同时还是个外行
雷军是学霸,以前搞技术的时候可以说是改变了我国信息行业的人,后来搞科技投资也是助力了很多有实力的新兴互联网企业。自己可以说对我国电子产品产业非常了解,从技术到供应链到人才,不但自己能上,还知道每个地方想干好的话去找谁来干,干到什么程度最适度,干到什么程度要付出多少。
这个非常重要的,记得我和一个搞架构的行业大牛聊过,他当时评论另外一个手机品牌的时候,说了句,你瞧找的那帮人,哪像是能正经干事的人呢(后来那牌子手机一直不温不火,现在感觉都快凉了)。这个其实就是内行和外行最大的一个区别,内行知道谁能干好什么,外行觉得谁都能干这有什么啊。
而且罗永浩就是个中学肄业的倒爷出身,后来凭着倒爷舌灿莲花的嘴成了网红,然后开始圈钱搞手机想赚钱,他在手机以及电子产业方面基本是什么也不懂的。以他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段位,是根本理解不了电子产业相关技术的高度、难度的。
简单来说就是,把某项工作做到某种程度,要付出多少、怎么付出、付出了能不能做到,他是完全不懂的,这在红海手机行业是十分可怕的盲病。比如说他认为手机就是组装,谁都是组装供应商的提供的东西。还有就是他认为别人都不懂设计,就他能设计出有特色的产品。而且他认为,为了他喜欢的设计,良品率低是因为我们有追求有坚持。
为什么锤子手机最终成功不
现在正在接受预定中,结论还没出来。不过可以预测一下 1锤子手机的尴尬定位在大批国产手机步入千元价格内的时代,锤子卖3000,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定位,资金充裕的人会考虑国外品牌,资金不足的人会选择小米、魅族、华为等。 2品牌和口碑的的积累几乎在起步阶段,因为还没有人真正上手使用过,到底好不好用好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3000元买来的到底值不值,很多人目前处于观望阶段。 3手机没有特殊卖点要性价比吧没有要品牌效益吧也不行就拿最有特色的锤子系统来说,九宫格可以说是个创新,但这个创新似乎并不那么美好,不支持更换壁纸~~安卓的特色--桌面小工具也没了,其他的什么下拉悬停缩小屏幕功能,早就不是什么稀奇的功能了,三星和步步高等厂商早就应用了。手机屏幕大了想要完美的解决单手操作,还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啊综上所述,锤子手机可能会在开始阶段进入一个销售的小高峰,随后进入平滑的轨道以上只是个人猜测。最终的结论还是要看市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