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T1手机老化试验:按三年每天只能用10次
锤子T1手机老化试验报告解析:耐用性令人担忧
中兴发布的报告揭示了锤子T1手机老化测试的几个关键点。根据国标和YD标准,电源键和侧键的常规寿命为5万次,而锤子T1的测试报告显示为15000次,这意味着如果手机被正常使用三年,每天的使用次数将被限制在只有约10次。这种严格的测试标准表明,锤子T1的按键耐用性可能并不如预期。
化学品试验方面,锤子手机仅在常温下保存一小时,而行业标准通常要求在35-45度的环境中保存24小时,这可能影响到手机材料的耐化学性能。此外,跌落试验中,T1采用的PVC跌落面与国标和YD标准中的硬质材料(如大理石、混凝土和钢)相比,可能在跌落后的屏幕完整性上存在差异。
振动和温度测试中,锤子T1的参数也低于标准要求。振动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减少,以及冷热冲击试验中转换速度的延长,可能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总体来说,这些数据似乎暗示锤子T1在长期使用和极端环境下的表现并不理想,令人对手机的耐用性产生疑问。
纳米手机镀膜骗局揭秘
纳米手机镀膜骗局揭秘
1、纳米手机镀膜或者是液体手机膜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起到部分防划和生活防水的作用,不过没有其所宣传的防摔防水效果,如果想要手机防摔可以戴上手机保护套减少跌落碰撞对手机的损伤,屏幕可以贴上钢化膜,减少碰撞对屏幕玻璃碎裂的风险,尽量避免日常使用中接触到液体;
2、据介绍这种液体手机膜的材料是一种由纳米级别的有机硅(SiO2)和高质量的抗菌钛组成的一种无色无味纳米液体材料,且适用于各种形状玻璃显示屏幕的保护,也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液体进入手机内部造成损伤,根据介绍,这种液体混合物能够渗透和密封任何电子玻璃表面在你的屏幕上,纳米固定的钛制造了一个隐形的超划痕层。它避免了泡沫的形成。防止划痕经常与传统的屏幕保护器相联系,使你的手机易于清洁,增强了屏幕的生动度和拍摄质量;
3、不过由于手机内部散热、喇叭麦克风等开孔和数据插口都无法让手机内部完全处于封闭状态,主流的厂商在手机的机身设计上采用粘胶和防尘防水设计,尽可能的减少液体进入机身的可能,但也无法完全避免液体的进入,因此即便是涂上纳米手机膜也无法完全避免液体的进入和手机的刮痕;
4、目前手机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来自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其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抗摔性,无论是在强度和抗刮性能上面都相比此前的型号有着较大的提升,这种液体贴膜主要是在手机玻璃表面覆盖了一层纳米液体玻璃并不会改变玻璃的分子结构,也不会对玻璃的抗摔性能有提升;相反由于纳米镀膜增加了硬度,很可能会导致玻璃的碎裂,而钢化玻璃膜虽然也同样增加了硬度,但可以通过更换即可,显然液体膜是做不到的;
手机跌落测试高度标准是什么
在手机跌落测试的世界里,标准是如何设定的呢?行业专家们以日常使用场景为基准,为手机的跌落测试设定了一个实际且相对合理的目标高度。通常来说,只要产品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就足以证明其坚固性,无需过于苛刻。
以锤子手机为例,其跌落测试高度定在了0.5米。这个高度的设定是基于普通成年人的使用习惯,如果使用者身高较矮,如侏儒,或者大部分时间是在膝上操作,那么这个标准完全可以满足。然而,当9岁的孩子以他的视角提出疑问:“我的腿长超过0.5米,就不能使用锤子手机了吗?”
他的爸爸用幽默化解了困扰:“生活中的智慧比高度更重要,你知道我身高175厘米,但一样能顺畅使用锤子手机。看看我这样,”说着,爸爸跪下来,手中依然紧握着锤子手机。“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而不是你的身高。”
儿子闻言破涕为笑,接着指出:“大伯身高1米9,即使跪着,腿离地也超过0.5米,但他总是一听到电话铃声就立刻卧倒,巧妙地避免了手机跌落。”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使是看似严苛的跌落测试标准,也并非绝对,而是在于我们如何灵活应对和利用。
总的来说,手机跌落测试的高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以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境为考量,帮助我们评估手机的耐用性,而真正的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智慧和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