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创业失败的原因
锤子手机创业失败的原因:
一、过去锤子做错了什么?
其实,早在当年锤子发布会后,大雕哥就提出过对锤子手机的质疑,罗永浩主要的错误有几个。
第一个是低估了做手机的难度。
虽然罗永浩早期用芙蓉姐姐式的“找骂营销”聚集人气,拉拢资本,招募人才,把锤子公司拉起来。但是要做手机并不简单,做手机不是找几个工程师、设计师,弄好了扔给富士康就可以的。从供应链管理,到品质和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问题的预案都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一门艺术。锤子初期并没有找到足够的人才和关系,没有把全套的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再加上罗永浩的“任性”,自己大包大揽的太多,这造成了后来的各种问题。
结果是锤子搞不定供应链,用了四个月才解决产能问题,但数码产品的关注期就是两三个月。等到锤子可以保证正常供货,热点已经过去了,开始压货,为了回笼资金,又不得不自己打脸做了降价。
产品的品质问题,设计造成的一些天然缺陷都是没有经验造成的,根本上还是罗永浩对做手机的难度本身没有概念所交的学费。而低估了做手机的难度也让锤子手机研发的周期拖的特别长,从2012年开始到2014年才拿出来产品,这就有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时机问题。
中国这一轮智能手机热潮大约是2010年开始的,比国外要稍晚一点。到了2013年达到高潮,到了2014年已经开始萎缩,进入残酷的淘汰期了。
小米在2011年末入场,正常赶上这一轮浪潮。华为、OPPO、vivo基本也都赶上了,而锤子一直到2014年才真正做出产品来上市卖,智能手机的热潮已经过去,进入到成熟期了,没有当年小米当年那么大的空间了。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整体销量是下降的,虽然罗永浩个人靠小米这一浪拉到了投资(魅族拿到阿里的投资其实也沾了小米的光),但是锤子手机的市场机会并不好。
锤子的第三个问题也很严重,是定位与渠道的错位问题。
锤子手机是走设计、精品、情怀路线的溢价品。而高价有情怀、有溢价的手机,消费用户不在互联网,而在公开市场。互联网看性价比,注重性价比,信息对称,所以在互联网电商渠道卖3000元的锤子远不是卖2000元小米的对手。而锤子恰恰没钱做公开市场,只能走电商,这就造成了定位和渠道的错位。
你定位在高端卖设计,卖情怀,那得去公开市场和OPPO、vivo去战斗,得走传统渠道的广告营销,但是锤子没钱做。
锤子擅长网络炒作,能做电商,偏偏这个市场认性价比,锤子的产品不是为了性价比设计的,这导致实际转化率偏低,销量惨淡。
锤子科技之后,谁会是接下来倒下的手机厂商
从锤子科技、金立和酷派等厂商的遭遇来看,未来手机市场或许仅能存活5家厂商,拥有研发能力和产品供应链的厂商将会是最有竞争力的,而苹果、三星、华为肯定位列其中,剩下的席位就是OPPO、vivo和小米以及其他手机厂商分走,魅族目前的市占率和研发能力,以及资金链都不能和以上几家厂商相比,所以会是最有可能下一个倒下的厂商。
近日,魅族在珠海发布了他们的年度旗舰——魅族16S Pro,在发布会的现场,魅族挂上了巨大的横幅——“让产品说话”,魅族这似乎是想证明自己的产品并不差,只是缺少宣传。先说说魅族16S Pro,该机的升级亮点有以下几点,1.搭载骁龙855plus处理器,2.采用UFS3.0内存,3.后置4800万光学防抖三摄,4.全新的Flyme8,魅族16S Pro外观方面延续上代风格,只是在摄像头方面做了改动,机身重量保持在166g,售价方面也和上代产品的“跳水价”一致,6+128G版本2699元,8+128G版本2999元,8+256G版本3299元。
这也许是5G时代即将来临的最后一款4G旗舰,但魅族16S Pro既没有红米的极致性价比,也没有一加7Pro的90Hz顶级屏幕,可以说它有的,其他家手机也有,其他家手机有的,魅族16S Pro并不一定有,那么它如何来吸引消费者呢?我们的脑海里不禁冒出这个念头,确实如此,魅族这次的新机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在发力,而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魅族最近几年的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苦,先是连续4年裁员,然后各大城市的专卖店不断萎缩,在2016年是魅族最顶峰的时期,他们一共拥有超过2700家专卖店,而目前总数加起来或许不到100家,就连仅存的专卖店营收都只是勉强撑下去,在如今越来越重视线上市场的环境下,做线下专卖店的确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魅族最有可能是下一个倒下去的手机厂商。
为何锤子手机会陷入公关危机并面临产能问题
锤子手机的问题根源:急于求成
锤子手机近期的困境,主要源于产品开发的急躁心态,体现在物料供应、驻场品控、创意落地和代工厂生产等关键环节。供应链的不成熟,使得锤子在产品要求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这些问题直接暴露了生产链流程上的短板。
在公关危机中,老罗的反击并未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与生产厂商的矛盾,降低了生产效率,使得锤子手机的处境雪上加霜。老罗用“声音的锤子”砸向自己,正是急于推出产品导致的自食其果。
产品上市过早带来的挑战
尽管打着情怀的旗号,锤子T1在市场中得到了期待,但产能不足、良品率低和过于理想化的工业设计等问题接踵而至,使锤子陷入公关危机。老罗过早地将产品推向大众,忽视了必要的测试和优化环节,这无疑是致命的。
开箱合格率低,每10000台手机就有300台存在硬件问题,反映出锤子急于求成的急躁。在智能手机创新放缓的当下,这样的问题暴露无疑加大了公关压力。
生产流程的重要性
成熟的硬件生产流程包括严谨的测试、实验和优化,而锤子在这一方面显得不足。缺乏小范围公测,直接上市,导致产品问题频发。锤子手机的优化空间大,但急于求成导致了公关危机的爆发。
生产链的决定性作用
生产链是硬件发展的心脏,锤子的问题在于生产链的落后。产能问题、工艺设计过高和物料供应难题,共同制约了锤子的生产效率。小米等公司通过供应链的成熟度实现了增长,而锤子还需在与物料商的协同和生产链优化上做出改进。
总结来说,锤子手机的问题不仅关乎产品,更关乎生产链的成熟度和稳健的生产流程。做硬件并非易事,锤子的经历为其他创业者敲响了警钟:生产链不容忽视,急于求成只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