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怎么样
爱过锤子手机的人,或许更能理解它的优缺点。电池问题无疑是一大诟病。记得有一次,手机电池突然在晚上用尽,回家充电后呼吸灯一直闪烁,开机无反应,充了一晚上也没用。那天是情人节前夕,手机状况让我相当懊恼。另一个问题是售后体验,我的M1手机在使用两周后因进汽水而无法开机,送到维修点后,检查师傅一边玩游戏一边检查,最后诊断为外屏总成坏了。无奈之下,我只能在外花费300元更换了屏幕。这种经历让我对老罗的设计理念感到失望。
电池问题并非个例。7月28日,手机使用四个月时电池突然没电,充了一晚上也没用,备用手机也送人了。9月的一天,手机又因没电自动关机,呼吸灯闪烁,开机无反应。类似问题在锤子论坛上有很多讨论,但官方给出的解决方案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最新的坚果2也有同样问题。这让我觉得,老罗所宣传的情怀和设计大奖,在实际使用中显得有些讽刺。
因此,如果有人问我推荐什么手机,我会建议他们不要购买锤子手机。毕竟,手机电池突然没电和售后问题确实影响了使用体验。当然,我仍然支持老罗,但购买前还是希望朋友们能慎重考虑,尤其是那些看重手机电池稳定性和售后服务的人。
若有缘者看到这段经历,希望你们能从中吸取教训,谨慎选择。我只是一个使用过锤子手机的人,仅分享我的使用感受。
锤子手机T1白色版上手体验评测
前段时间,锤子手机出白色版了,支持移动联通2G/3G/4G网络,机身存储空间为32GB,售价2480元。据悉,锤子手机白色版边框、按键和玻璃等都被设计成了纯白色,十分漂亮。那么,白色版锤子T1使用起来到底怎么样呢?有人为我们带来了锤子T1白色版上手体验报告评测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白色版锤子T1使用起来到底怎么样呢?来看看FView_消费观的上手体验吧:
具体来说,白色T1整身的白色处理非常均匀,边框、按键、玻璃面板,几乎没有色差,达到了较高的视觉统一度,与官网渲染图基本一致。
同其他白色机器对比,T1的白色色调偏暖,可以用“瓷白”来形容,再加上玻璃纤维的触感,边框摸上去也像陶瓷。
做白色手机最难的地方在于控制不同材料的色差,MX4的前面板与塑料后盖的色差就比较明显,那相比之下,白色T1能把面板、边框、甚至喇叭的网栏,三种不同材料的色差控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还是相当用心的。可以说,在白色机型中,白锤的整体观感处在非常优秀的水平。
白色T1与黑色T1在做工上,处于同样的的水准,售价方面,白色版本与黑色版相同,但只提供32GB的高配版本,不知道算不算是变相提价了。
二者除颜色外,外观上唯一的区别是背部Logo没有采用黑色的“情怀烟花烫”的工艺,少了一些质感,多了一份素雅。
白色版本的优势在两方面得到了体现:
首先,大家都知道,玻璃非常容易收集指纹,白色的好处就是使玻璃上的指纹不那么明显。其次,T1把光线距离感应器与听筒镶嵌在一起设计的精致感,在白色版本上发挥到了极致,比起黑色T1,白色T1更容易让你在朋友面前脱颖而出、提升逼格、感到骄傲。
整体而言,如果说黑色T1英朗、富有质感的话,那么白色T1可以用晶莹、清爽来形容,它在视觉上充分发挥了T1的设计优势,配合新增加的几款主题,可以搭配出更加清爽的风格,已经不只是一部男性化的手机,也同时兼顾了女性的喜好。
最后我们要告诉大家,白色的三大按键如水晶般晶莹剔透,按键上配有呼吸灯,但是由于出厂批次的不同,有时候是三个灯的,有时候是单灯的,你买到哪个就是哪个。
锤子手机好用吗用过的回答
锤子手机是否好用,这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因为“好用”的定义因人而异。但根据多数用户的反馈和我个人的使用体验,锤子手机在某些方面确实表现出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锤子手机在系统设计和交互体验上具有很高的水准。锤子科技自家研发的Smartisan OS系统,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流畅的用户体验赢得了用户的喜爱。例如,它的大爆炸、一步和多任务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和便捷性。这些功能不仅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需求,还通过创新的设计方式,让手机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和有趣。
其次,锤子手机在硬件配置上也不容小觑。多数锤子手机都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高质量的显示屏和摄像头等硬件,保证了手机在日常使用中的流畅性和拍照效果。此外,锤子手机在细节处理上也做得很好,如手机的外观设计、按键布局等,都体现了锤子科技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然而,锤子手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虽然Smartisan OS系统在交互设计上很出色,但对于一些新用户来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其独特的操作逻辑。此外,由于锤子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其应用的生态系统和兼容性可能不如一些主流品牌。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会遇到应用无法下载或运行不畅的问题。
综上所述,锤子手机在某些方面确实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系统设计和交互体验上。但对于是否“好用”,还需要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来判断。如果你喜欢独特的设计和流畅的用户体验,那么锤子手机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更看重应用的生态系统和兼容性,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其他主流品牌的手机。